山东新闻 济南市 青岛市 淄博市 枣庄市 东营市 烟台市 潍坊市 济宁市 泰安市 威海市 日照市 滨州市 德州市 聊城市 临沂市 菏泽市 莱芜市
地方网 > 山东 > 山东新闻 > 正文

二月二 龙抬头

来源:四川政协报 2018-03-16 22:11   https://www.yybnet.net/

■李 丹

在我国众多的民间节日中,春龙节算不得起眼的节日,但这一天的习俗活动却很有趣。因为这个时节,年庆刚刚结束,雨水逐渐增多,田间的农事活动即将开始,因而人们称它为春农节、农头节,有农谚曰:“二月二,农抬头,大家小户使耕牛。”由于“龙”与“农”谐音,加之有“二月二,龙抬头”之说,春农节又被叫做春龙节、龙头节。这天,人们要早起煮面条、炸油糕、爆苞米花,寓意挑龙头、吃龙胆,庆祝“金豆开花,龙王升天”,祈祷新的一年五谷丰登、风调雨顺。

龙头节传说在三皇之首伏羲氏时期就有了。伏羲氏非常重视农桑,奖赏耕田,每年二月二这天,伏羲亲耕,娘娘送饭。后来的黄帝、唐尧、夏禹等纷纷效法先王。周武王在位时期将之发扬光大,每逢二月初二都举行盛大仪式,让文武百官都亲耕一亩三分地。后来人们从这天起都要春耕,开始一年的辛勤劳作。

东汉文字学家许慎,在他的著作《说文解字》中说:“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长能短,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农历二月初二,正值惊蛰、春分时节,春回大地,冬眠动物开始复苏,这大概是二月二龙抬头习俗的最早记载。后来明朝沈榜在《宛署杂记》中写道:“宛人呼二月二为龙抬头。乡民用灰自门外委婉布入宅厨,旋绕水缸,呼为引龙回。”

“二月二”为何是“龙抬头”?这个说法和故事就多了。民间认为,龙系吉祥物,主管云雨,而“二月二”则是龙欲升天的日子。此时,正值惊蛰节气,华夏许多地方已进入雨季,古人认为这是“龙”的功劳。其实,“龙抬头”指的是百虫经过冬眠,至此时节开始苏醒,“二月二,龙抬头”这句谚语表示的是春季来临,万物复苏,预示一年的农事活动即将开始。

龙头节是从惊蛰日和春社日发展而来的。惊蛰和春社是两个古老的节日,特别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历史十分悠久。考古资料表明:6000多年前,中原地区人民就已经有了春分、秋分等节气的明确概念(冯时《河南濮阳西水坡45号墓的天文学研究》,《文物》1990年第3期)。“社”即土地庙,“社神”即土地神。《礼记·祭法》曰:“共工氏之霸九州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州,故祀以为社。”《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有言:“共工氏有子曰句龙,为后土……后土为社。”共工氏和勾龙(“句龙”即勾龙),是传说中四五千年以前的部落首领。《礼记》说人们把勾龙当做社神进行供奉、祭祀,说明汉族对社神的崇拜,最晚在2000多年前就已经形成了。宋代规定立春之后的第五个戊日为春社日,立秋之后的第五个戊日为秋社日,春祈秋报(陈元靓《岁时广记》)。惊蛰日和春社日一般都在农历的二月,而且总是在二月初二前后数日之内。南方各省大部分地区把二月初二当做土地神生日,北方很多地方也在二月初二这天祭祀土地神。由于每年立春的日子是不确定的,春社的日子也就很难确定。后来固定为二月初二,就简化了,明确了,不必再算来算去了。

旧时,每到二月二这天,许多村庄要举行庙会,唱大戏、耍龙灯,热闹一番。二月初二早晨,北方大部分地区家家户户都往家里“引龙”。引龙的方式多种多样。山东、河北、北京一些地方,人们一早打着灯笼到河边或井里去打水,一路上将水和麦糠、谷糠、草木灰等碎状物呈线状撒在地上,就算把龙引进家中了。之后,要烧香、上供。引龙之后,家家户户做面饼,称为龙鳞饼。据说有了鳞,龙就不会受冻了。还有些地方要做面条,叫做龙须面,吃龙须面是为了让龙健壮有力。总之,这一天的食物多以龙的某一部位为名,以取吉利。吃饺子叫吃“龙耳杂”;吃油炸糕叫吃“龙胆”;喝茶要喝“龙井茶”;连烙饼的动作也叫龙翻身。

二月二,龙苏醒了,一些害虫也苏醒了。人们在庆贺龙抬头的同时,也流传着一些抑制害虫的习俗活动,如“照房梁”。清代沈太侔在《春明采风志》中说:“二月二日……又以祭余素烛,遍照壁间,有‘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无处藏\’之语。”说的就是二月二这天,人们用春节祭祀剩下的蜡烛,点燃后照射墙壁和房梁、驱逐害虫的习俗。照房梁,熏虫儿,实际就是早春季节的一次大扫除。这一习俗活动在明代刘若愚的《酌中志》等书中均有记述。

吃炒豆,也称“咬虫儿”。炒豆分盐豆和糖豆两种。炒盐豆要先把大豆洗净,再用盐水煮泡几分钟,晒干后放在锅里爆炒,这样炒出的大豆颗颗裂口,吃起来酥脆不硬。炒糖豆也是先把大豆洗净晒干,放在锅里爆炒,然后把红糖或白糖拌入豆内。据说吃炒豆就是咬害虫,使人畜庄稼不再受害虫危害。这种习俗当然是无科学根据的,却寄托了人们的一种愿望。因此,二月二,“咬虫儿”的习俗就世世代代沿袭下来,现今仍盛行不衰。

古代时期的劳动人民重视“二月二”,他们用各种形式纪念“龙抬头”,其根本原因是为了辅助农耕生产。二月正是农作物播种的季节,在科学不发达的古代,农业耕作普遍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而各种祭祀、祈愿的活动,正是寄托了农事丰收的强烈愿望。

新闻推荐

为更好落实分级诊疗模式 上海仁济医院将关闭普内科门诊

2018年3月31日下午5点门诊结束后,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以下简称“仁济医院”)将关闭普内科门诊。近日,该院贴出了上述通知。据医院门诊办公室方面介绍,这一决定是为了更好地落实分级诊疗模式,让...

山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山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二月二 龙抬头)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