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少平
山东省作为全国第二批高考改革试水省份,高考改革方案将从今年高一年级学生正式开始施行。面对有学生成长“指挥棒”之称的新高考政策,此次改革后,家长怎么做才能赢得学生发展主动?
本次高考改革的最大变化是,将建立基于统一高考成绩和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招生录取新机制,取消文理分科。改革后,山东省夏季高考的考试科目为“3+3”,其中语文、数学、外语3门为统考科目;选考科目由学生个人从政、史、地、理、化、生等科目中任选3门,参加等级考试,成绩经转换后记入高考总成绩(俗称“6选3”)。同时,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将作为高校综合评价招生的依据。
第二大变化是扩大高校招生录取自主权。春季高考以高职(专科)招生为主;夏季高考以本科高校招生为主。夏季高考将采用“专业(类)+学校”志愿填报和招生录取方式,录取时按专业投档。改革后将增加和扩大综合评价招生模式,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潜力。
基于上述变化,家长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加强与孩子的互动。
首先,家长要尽早与孩子一起作职业规划。山东高考改革政策规定,在语、数、英之外任选三科作为高考科目,学生可以在自己最感兴趣、最拿手的学科范围内作出选择,这对于学生选课、高中三年学生乃至终身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新的录取方式,倒逼学生和家长必须提早关注这一问题。为此,家长要根据学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开设情况,与孩子坐下来,理性探讨未来的职业规划;对于孩子会什么、能干什么、适合干什么,家长要做到心中有数。同时,积极鼓励孩子参加职业适应性测试,或者咨询专家等方式,尽早确定未来职业走向。
家长和学生一起作职业规划、确定“6选3”科目时,既不可刻意规避难学的物理科目,也不可只选择好学好考的科目。因为当大家都选择好学好考的科目时,势必会加大自身胜出的难度。
其次,家长要更加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新的录取方式,改变过去“一考定终身”的招考弊端,不仅把学生从“专心读书”中解放出来,还要求学生注重强化基本素养和综合素质;能够让学生轻装上阵,腾出时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更好地发展自己的兴趣特长。高考改革释放出的多元化招生信号,已经倒逼学校和家长关注学生的基本素养,如社团表现、学术创新和体育竞技等,再不能用学好文化课这“一招鲜”而“吃遍天”了。
对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而言,除了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外,志向、抱负、兴趣、素养等个性化因素更为重要。纵观世界一流大学的招生,大都坚持一个理念:既要求学生有优异的学业成绩,又要求学生在社团活动、科技创新、体育竞赛等综合素质方面有出色表现。作为家长,绝不能再在孩子参加社团活动和体育锻炼时推三阻四,而应该关注孩子的个性成长和发展需求,创造条件积极引导,或者放手发展孩子的个性特长。
做到了以上两点,基本能够化解高考改革给家长带来的焦虑。剩下的,就是家长和学校一道,安静、平和地陪伴孩子,静观孩子在更接地气的“指挥棒”下舞出人生的精彩。
(作者系潍坊市教育局办公室主任)
新闻推荐
新华社济南4月10日电记者从山东省政府新闻办10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山东省将在2020年基本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成改革的涉农村(居)成立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山东省是农业大...
山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山东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