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付玉婷报道
本报济南4月27日讯剥离国企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是国企瘦身健体、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举措。记者从省国资委、财政厅今天联合召开的推进会上获悉,今年年内,山东省将基本完成国企“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全面完成教育和医疗机构深化改革;国企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厂办大集体改革等也将在今年逐步推开。
山东“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占全国任务总量的6%,在各省市中排名靠前。去年以来,有关市和企业探索出一揽子移交地方政府接收、移交外部专业化公司、移交企业成立实体公司后移交地方政府、地方政府成立平台公司接收四种模式,较好破解了独立工矿区多、历史沿革长、承接难度大等问题。截至上月底,全省国有企业“三供一业”已完成分离移交或签署分离移交协议的累计达到388.2万户,占任务总量的96.9%,其中已完成或签订正式协议的户数达到248万户,占任务总量的61.9%。尤其是省属企业和市县属企业进展较快,签订正式协议的比例分别达到了92.2%和87.7%。
以此为基础,今年上半年,山东省将力争全面完成正式协议签订。其中,已签订框架协议的需进一步协商确定维修改造方案,尽快签订正式协议;尚未签订框架协议的,要在上半年采取直接签订正式协议的方式,确保年内基本完成分离移交。省国资委副主任樊军强调,基本完成的标准为,在2018年底前完成管理服务职能移交和资产划转,并按进度要求实施维修改造;个别确有特殊情况的,也必须确保2019年起,国有企业不再以任何方式为“三供一业”承担相关费用。
今年底前,山东省还将全面完成国有企业办教育和医疗机构集中管理、改制或移交。据介绍,山东省采取分类施策方式:属于普通教育的国企办普通中小学、学前教育、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等,原则上移交地方管理;企业办职业教育、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由企业与政府协商确定,尽可能移交地方政府管理。年底前,协商一致移交地方政府管理的教育、医疗机构,要完成资产划转、管理职能移交。樊军透露,省国资委今年还计划组建医养产业集团,进一步加快资源整合和重组改制。
新闻推荐
山东推“人才新政20条”重金揽才支持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实施勤勉尽职免责机制依托大数据绘制“齐鲁英才地图”,喊老乡回来创业
4月27日,省政府新闻办就《关于做好人才支撑新旧动能转换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召开新闻发布会,推出“人才新政20条”。其中,顶尖人才最高可获5000万元综合资助或6000万元的投资支持;设立...
山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山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