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聊城 柳凤春
平时从事伏案工作,从长辈们躬身田间,到我耕耘文字,感觉五一国际劳动节与我关系不大,在老家人眼里我是坐办公室的,风吹不着雨不打着,似乎从农田的泥腿子踏进了办公室,思悟片刻后,觉得也有异曲同工之处,姿势地方不同而已。劳动创造了一切,田地劳动在田埂抽袋烟歇会;识文砌字累了,听一曲轻音乐,点根烟望向窗外的远方,思忖几许,又继续翻书敲键,写篇生活随感,投给报刊,就像祖辈们播下种子后,期待变成铅字,即使我没有“提笔安天下”的能耐,但它渲泄了情感,表达了一己思绪。
推己及人,大家在各自岗位上劳动,休息调整各不相同,但最多的劳动休息是旅游,谈起多是“吃顿美食,购些特产,拍照刷圈往回赶”,身边不少朋友,走南玩过水,闯北游过山,阅尽国内大山和名川,可以说是行过千里路。短途可玩自驾游,中途高铁不犯愁,长途航空也自由的交通条件,只要条件允许,去哪都是一句话的事,套用网友旅游的体会“那都不是事,是事就一阵儿,一阵儿就完事,完事就得劲儿”。当然,在这个交通发达的时代,都不足为奇,几年前认识一位老人写了几本游记,令我佩服的是他笔下游记的深度内涵。还有一位年逾古稀的退休老人,生活处处成文,简直就是生活的哲人,两位老人是我生活的榜样。我年届不惑,17岁背井离乡到大西北工作,先后到北京、天津等地,见识风土人情,体会美食风俗,感受交友情谊,但还是由于心尖有震动,笔尖没行动,键盘没码字成文。到成都重庆,别人问起时,只说休闲天府圣地,脑海里,仅有些所见所闻的感性桥断,并没有思考与感悟,似乎与陌生的城市短暂拥抱后,仅知感性上的胖瘦,还是熟悉的陌生人,并没有理性的灵魂交流,付诸于行动,敲成文档,以文记之。后来,我恍悟自己游历异地的经历没有体会,生活的喜乐也毫厘无获,只游不思的行尸,只生不活的走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同理,游而不悟而罔,悟而不写则殆。走马观花行万里路饱眼福,而没有思考、没有体会、没有悉心神游诉笔端,那不是就像看都市肥皂剧一样,只走眼身不走心,游过便抛在脑后,再不过问,玩而无所得,回想也真是浪费时间和精力,倒不如窝在家里看看旅游频道来得快。生活中说女人“头发长,见识短”的话,意思说是古代女人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懂得少,世面窄。
然而,“识”比“见”要重要太多,思考和体悟是“旅行”的质量保证书。不难发现,徐霞客游出了闻名遐迩的《徐霞客游记》;马可波罗游出《马可波罗游记》而轰动世界;余秋雨游《千年一叹》、《行者无疆》,游历可开拓视野,而思想则是“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过程,从而使得旅行经历化作思想与智慧的积淀。古今中外,皆是如此,边游边思边悟是对人生旅程的启迪,对内心世界的充实,对思想境界的升华。
身转心不游是把提升自我的机会白白丢弃的举动,同时也剥夺了自己将来回味与重温的权利。为了不至于“空饱眼福”罔然而归,我决定尝试着“游中思,行中思”,慢慢地,我开始把体历写成文字,用心用笔记录生活,让生活充实,让思维充盈。就像网络热语中说的那样“生活中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我有沿东昌湖畔跑步晨练的习惯,我就尝试着写写晨练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悟,竟还在媒体和网络上发表,真是一举几得。
游而思、走中悟,远比走马观花拍照发圈收获得多。生活处处成文章的老师,让不禁我羡慕不已,忙中偷闲、游中偶思的习惯让人心生敬意,游览异地看风景人文带走的不仅是纪念品,更重要的是思考的乐趣和内心的感悟,还有多年后翻出来回忆的美好与静美,真是件一举多得的美事。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赵琳张依盟文明校园的创建标准有“六个好”,即领导班子建设好、思想道德教育好、活动阵地好、教师队伍好、校园文化好、校园环境好。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评选中,山东有9所中...
山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山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