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辣点评
□山东丁慎毅
“整肃会风会纪”一直是各地的重要命题之一。近期,黑龙江绥芬河市对外透露,在会场启用手机信号屏蔽器,有效控制了会场内摆玩手机等电子设备的现象。据报道,全国范围内,也不乏众多在会场内启用手机信号屏蔽器的先例。(据澎湃新闻6月7日报道)
为了让与会者集中精力听取会议报告,理解会议精神,屏蔽手机信号的出发点是好的。可是,如果会议长篇大论、套话连篇,一把手讲完了,二把手再总结一把手的讲话精神,强调讲话的意义,那么大家即使不用手机,也搁不住不打瞌睡或者开小差,这又该怎么办?
笔者认为,“整肃会风会纪”,首先要提升会议效率。甲乙丙丁、一二三四,直接干脆利落地倒干货。既节省会议成本,又节省大家时间。
其次,要精简传达程序。有的会议,领导在会上讲完了,会后还会把领导的讲话印发下去,还要把讲话放到网站和两微一端。既然每一个渠道都能了解会议精神,自然有人就不在乎会上是不是错过了信息。一般在会上,当领导念稿子时,不少人都昏昏欲睡,当领导脱稿讲某件事时,大家反而都比较认真听,因为领导这类讲话往往不会再以任何形式重复第二遍。
再次,政府要善于使用“互联网+政务”的工作方法,能通过两微一端解决的,最好就不要再召开会议。特别是那些不需要保密的会议,可以通过两微一端来传达。这种传达形式还有另一个好处,即党员干部和群众几乎是同时了解信息的,这就倒逼党员干部必须及时认真地消化会议精神,至少群众问起来不至于尴尬。
总之,“整肃会风会纪”关键要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能找到了答案,忘了问题是什么。
新闻推荐
新华社北京6月7日电中央气象台7日上午发布天气提示:高考第一天,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适宜,山东、河南、重庆气温较高,考生需注...
山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山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