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记者从北京单田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经理肖建陆处获悉,著名评书艺术家单田芳11日下午3点30分因病在中日友好医院去逝,享年84岁。
60余年创作100多部评书作品
单田芳原名单传忠,1934年出生于营口市的一个曲艺世家,是中国评书表演艺术家、作家。从1954年走上评书舞台至今,已经创作了包含《林海雪原》《新英雄儿女传》等超过100部评书作品。
单田芳从1993年起,就和北京的朋友一起创办了北京市单田芳艺术传播有限责任公司,单田芳自己给自己定下挽救评书艺术的任务。2007年1月26日,单田芳宣布收山,《老店风云》是他的收山之作。2011年,出版了自传《言归正传:单田芳说单田芳》。代表作品有《三侠五义》《白眉大侠》《三侠剑》《童林传》《隋唐演义》《乱世枭雄》《水浒外传》等评书。
2012年,在第七届中国曲艺牡丹奖颁奖典礼上,时年78岁、说书将近60载的评书表演艺术家单田芳获得终身成就奖。功成名就的“单大侠”并没有选择“隐居江湖”,而是选择继续奋斗。因为单田芳觉得评书艺术下滑得很厉害,看在眼里,他急在心里。
学说评书是因家庭变故
在人前光鲜亮丽,可单田芳有着不为人知的辛酸童年。
单田芳母亲王香桂是西河大鼓的知名艺人,父亲单永魁是她的弦师,夫妻俩红遍东三省。也正是父母的关系,年幼的单田芳跟着父母往来于哈尔滨、长春和沈阳之间,居无定所。
1947年,经过几番周折,单田芳一家到了吉林,这一年他13岁。1948年的春节过后,在朋友的帮助下,单田芳一家住进了一间气派的小洋房,母亲成了沈阳会宾轩茶社的“红人”。然而,单田芳的母亲在有了稳定的生活后却抽起了大烟。后来,母亲和父亲离婚,单田芳一下子变得无依无靠,每个月只能拿到母亲给的60元钱赡养费。
年幼的单田芳意识到他必须要靠自己支撑起这个残破的家,家庭的变故迫使单田芳不得不放弃自己的学业,学起了说评书。
“单大侠”真正隐居江湖了
在说评书的技巧上,单田芳有着自己的长处,幽默风趣的同时引人入胜。有武侠的、战争的、历史的……风格多变,总有人模仿,从未被超越。在民间甚至有着“凡有井水处,皆听单田芳”的说法,“单田芳评书”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
在成为大师后,单田芳依然平易近人。年迈的单田芳没有时间出去游山玩水,他的生活每天都被看书、背书、录书、接受采访、参加外事活动充斥。他说,虽然累,也是快乐的累,精神很充实。
单老不能大碗喝酒,但他与他评书中的大侠无异;面对生活的挑战,如同大侠一般应对各种困难;他跨过生活的险阻,挑起艺术传播的大梁;现在,单大侠要真正隐居江湖了。综合
相关链接
省曲协主席慈建国:
单田芳对山东评书有很大影响
商报消息(记者焦腾)昨日,记者采访了几位山东曲艺界人士。对于单田芳的逝世,他们纷纷表示是文艺界一个非常大的损失。
山东省曲艺家协会主席慈建国:单田芳老师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评书艺术家,曾与山东评书演员有过评书作品的交流,对山东评书有积极影响。他的逝世是对文艺界一个非常大的损失。
山东省曲艺家协会名誉主席孙立生:曾与单田芳有过一面之缘。2012年,我跟单田芳先生在第七届中国曲艺牡丹奖颁奖典礼上见过,他领的是牡丹奖终身成就奖。我们住一个宾馆,坐一辆大巴车去排练、领奖。印象中单田芳老师是个平和、随和的老先生。领奖的时候,单田芳先生、我、我太太一起合了张影。单田芳先生是个特别安静,不乐于交际的人。单田芳的“孤独”是艺术的最高境界。这个“孤独”的老先生对待艺术专注与坚持是当下很多演员所缺少的。
济南市曲艺家协会主席张庆:单田芳先生德艺双馨,生病之后也到舞台上表演,这样的精神让人敬佩。另外,单田芳先生开了国内首个曲艺公司,让评书走向市场。单田芳的离开是中国评书界、中国文艺界的损失。
新闻推荐
本报9月11日讯(记者樊舒瑜通讯员李秀芹)10日上午,山东理工大学举行2018级学生开学典礼暨军训动员大会,9000余名...
山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山东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