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超凡/搜集整理
芦庙镇徐庙村东头有个高庄户,地势很高,原先有座李奶奶庙,后来毁坏了,地基还在,近年,还有人犁地时犁出来又厚又大的古砖头。
李奶奶庙很奇特,没有神像,不供观音佛祖,不敬玉皇大帝,也不供土地、火神,单供李奶奶一个人的香火。
传说,当年李姓弟兄三人从山东老枣树庄移民来到亳州一带,老大在芦庙李楼落了户,老二落户在了睢阳,老三落户到了高庄户一带。
老三两口子很勤劳,尤其是老三媳妇,能吃苦、能耐劳、能拿大主意。老三也很听媳妇的话。
老三搬来的当年,两口子苦心巴力,盖了三间泥坯房,开出了几十亩荒地,种上粮食瓜菜,养上鸡鸭狗,眼看日子就要红火起来。没想到,第二年夏天,两口子干了一天活,睡了,夜里下起暴雨,北边的老黄河决了口子,大水一下子把房子泡倒了。老三吓坏了,哭着对媳妇说:这里不能住了,咱蹚水去大李楼,投奔大哥家吧。老三媳妇说:“亏你还是男子汉,顶梁柱!好儿不吃分家饭,好女不穿陪嫁衣。咱都分开单过了,再去投奔老大,脸往哪搁!天无绝人之路,咱自己想办法!”说完,扒开破房子,手扶着一根檩条,站在水中,四外打量。看了一会儿,对丈夫说:“你看,东地里有一大片黑乎乎的东西,肯定是被水冲跑的东西漂到了那里,遇到高岗地,堆了下来,说明那片地里没有水——咱赶过去看看。”
夫妻二人一人扶着一根木头,蹚着腰窝深的水,互相搀扶着朝东地里挪动。赶到地方一看,果真有场片大的一块地,露出水面,四周都是水,这块地没有水,一圈挂着许多的檀木条子、树枝子,老三媳妇带头上了高岗,四外一看,不慌不忙让老三上来,从水里捞出一些木头,搭上一个庵棚,捞一些树枝盖在顶上,成了一间能住人的小屋;从怀里摸出火石,劈些碎木头,慢慢生了一摊火,泥地上棚几根木头,能睡人,两口子安顿了下来。
大水发了两个多月才退去。没有吃的,老三媳妇指挥老三,住在高岗上的窝棚里,从水里捉老鼠、捉水蛇,用木棍叉鱼,熬汤煮菜,挺过两个多月才没有饿死。
水退了,老三两口子就在这个高庄户上盖了房子,重新开荒种地,生儿育女,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不上几十年,繁衍成一个不小的庄子。
老三临死时,叫过几个儿子、孙子,嘱咐说:“你娘操劳一辈子,死得早,要不是你娘有主意,操耗心血,也就没有这一大家子人,也没有这李庄。我没有本事,你们要为你娘、你奶奶修一座庙,供上香火,感念她,造就了这一门人烟。”
儿子们遵守祖训,就在高庄户上盖了一座庙,就叫李奶奶庙,供着李奶奶碑位。每年三月十三逢庙会,纪念李奶奶挪来李庄的日子。前几年,有人犁地还犁出过一块金砖呢。讲述:李成信
新闻推荐
山东大学与市政府全面合作签约仪式在高新区举行校地携手,助力新旧动能转换
本报济宁9月13日讯(记者孟杰)12日上午,山东大学与济宁市政府全面合作签约暨山东大学济宁产业研究院启动仪式在济宁...
山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山东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