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新闻 济南市 青岛市 淄博市 枣庄市 烟台市 潍坊市 济宁市 泰安市 威海市 东营市 日照市 滨州市 德州市 聊城市 临沂市 菏泽市 莱芜市
地方网 > 山东 > 山东新闻 > 正文

别误读“立法禁啃老” 官方回应“立法禁啃老”说法:赋予老年人“说不”权利

来源:各界导报 2019-01-21 01:00   https://www.yybnet.net/

□记者 李鹏

2018年12月1日,新修订的《河北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施行。基于对《条例》的理解,诸多媒体将“立法禁啃老”作为新闻标题,继而引发争议:“啃老”现象能不能靠法律规范?近日,官方对此进行了回应:《条例》中只是赋予老年人可以‘说不’的权利,而非是对所有‘啃老’行为的禁令。

立法禁止“啃老”理解有误

新修订的《河北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共九章60条,分为总则、家庭赡养与扶养、社会保障、社会服务、社会优待、宜居环境、参与社会发展、法律责任和附则。

新《条例》之所以引发外界的普遍关注,就在于其中明确规定了“已成年且有独立生活能力的赡养人要求老年人给予经济资助的,老年人有权拒绝”。《条例》规定本身没有问题,但是在媒体的报道,尤其是一些网站、自媒体的“标题党”现象中,却被误读为地方政府“立法禁止啃老”,进而引发了公众不小的误解。

河北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何书堂解释,《条例》强化了老年人财产性权益保护,并明确老年人有权拒绝被“啃老”。法规主要是为了落实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的规定,切实保障老年人的财产权,严格意义上与“禁止啃老”概念并不相同。

“啃老”一词本身需要界定

记者了解到,河北并非首个立法关注“啃老”行为的省份。早在2011年,《江苏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就明确规定,“有独立生活能力的成年子女要求老年人经济资助的,老年人有权拒绝。”此后吉林、浙江、山东等省也出台过类似的规定。

陕西省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杨红娟认为,《河北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的出台有很强的时代意义,中国传统养老观念中的很多约定俗成,不断被现实社会冲击,一些原本很难发生的事情不断出现,所以要立法保护老年人的权益。

“‘啃老’涉及家庭伦理道德问题、传统家庭观念和复杂的现实因素,并且父母对子女‘啃老’的认知也完全取决于心理感受以及家庭经济能力,不可能立法对‘啃老’的标准进行界定,因此也不能用禁止性的规定来落实。”杨红娟认为,“啃老”一词本身语义不明,解释不清,什么事情、什么程度才算是“啃老”,每个人、每个家庭的理解标准也不一样。

杨红娟表示,“啃老”应该是子女具有经济能力却拒不履行赡养义务的行为。

例如老人帮子女带孩子,在中国传统观念中,老一辈人帮年轻人带孩子,而子女也有当爷爷奶奶的那一天,他们未来也会帮着他们的子女带孩子。从社会学的角度看,这就是一个代际交换的问题,同时老人带孙辈也有一定的家庭情感交流在里面,不应被当作“啃老”对待。

“啃老”立法重在价值引领

老年人的赡养问题是复杂的,尤其“啃老”并非通过立法就可以有效解决。

杨红娟表示,“啃老”现象的发生原因是深层次的,其中既有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导致一些年轻人缺乏自立自强意识,也包括就业难、收入低、房价高带来的被动性“老养小”因素。

在杨红娟看来,子女对父母有赡养义务、父母对子女有抚养义务;父母和成年子女的关系是生活扶助关系。以立法的方式向“啃老”说不,就像当年的“常回家看看”入法一样,更多的意义在于一种价值引领,一则告诉那些正在“啃老”或准备“啃老”的年轻人,这种行为是被社会道德与国家法律所不容的;二则是告诉“被啃老”的父母,如果自己不愿意子女“啃老”,那么完全可以通过法律手段向子女“说不”,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重要意义在于其释放的法治善意和价值引领。

新闻推荐

山东生猪价格继续回升

据新华社济南1月19日电(记者叶婧)山东省畜牧兽医信息中心发布最新数据显示,1月7日至1月13日,山东生猪价格继续回升。业内人士...

山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山东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别误读“立法禁啃老” 官方回应“立法禁啃老”说法:赋予老年人“说不”权利)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