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现场见证古埃及文物开箱。(本报记者 崔健 摄)本次特展中将展出一具女性木乃伊。
本报3月28日讯(记者赵晓林)一说到埃及这个国家,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金字塔、法老、木乃伊。现在,一批古代埃及的珍贵文物将亮相山东博物馆,让济南市民在家门口就能欣赏到古埃及文明的魅力。这个名称为“不朽之旅——古埃及人的生命观”的特展将于3月31日起在山东博物馆开展。此次展览由山东博物馆主办,意大利佛罗伦萨国立考古博物馆协办,届时,大批富有埃及风情的展品将给山东观众带来一场古埃及文明盛宴,开启一次生死奥妙探索之旅。
据博物馆方面介绍,本次展览曾先后在贵州省博物馆、安徽博物馆、宁波博物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展出,山东博物馆是此次特展的第五站。为了保证文物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整个展览100件(套)文物精品均由专业文物运输团队负责,海关实施全程监管,安保人员高标准保卫,确保文物万无一失。
今天上午,记者来到山东博物馆,目睹了部分埃及文物开箱的过程。在现场,山东博物馆工作人员会同意大利佛罗伦萨考古博物馆专家一起见证文物拆箱,揭开此次特展的真实面纱。展品中既有充满传奇色彩的木乃伊,也有反映古埃及人民生活的日常器物,从中我们不难感受到古埃及和古代中国两个文明古国文化交流的痕迹,更是由此联想到了两大古国皆有的厚葬习俗和“事死如生”的丧葬观念,顿时拉近了眼前这批遥远的满载异域文化风情的文物与观众之间的情感距离。
在现场,所有的文物都进行了严密细致的点交,确保万无一失。这也预示着布展工作将紧锣密鼓地进行。本次展览的点交和布展工作由中、意双方博物馆专家共同完成,通过专家细致、严谨的工作,文物将在山东博物馆四号展厅华美呈现。展出文物既有充满着神秘色彩的纸莎草纸《亡灵书》,记载着190章祈祷文和准则告诉逝者在其死后如何克服所有的障碍和危险;又可以看到以古埃及人信仰中的死亡之灵为原型的文物作品,从而真切理解和感受古埃及人不朽的生命观;还有那千年不朽的木乃伊和带有古埃及标志性色彩的木棺更会把您带入一个古埃及文明所编织的信仰奇境。
有关人员还向记者介绍了几件特别珍贵且具有代表性的文物。第一件是一个木棺的封盖。该木棺属于祭师帕迪穆特。棺材的内饰保存完好,描述了逝者向奥西里斯进贡的场景。帕迪穆特面朝着自己的木乃伊,持有一块象形文字,象征着致敬自己。棺材的侧面是许多逝者供奉不同神灵的场景。棺盖上绘有逝者戴着假胡子的面具和乌塞克项圈,身上装饰着衣带的图案;逝者图案两侧有两列铭文,一直延续到脚部。帕迪穆特的胸前有一条交叉的红色带子,具有神灵保护的作用,体现了第21至第22王朝末期木棺的一大特征。
在这批展品中,有一件很精美的雕像—赫纳特神像。赫纳特是古埃及文化中非常古老的战争女神,又称奈斯。古埃及人认为,在传说时代,世界上只有无尽的原始混沌之水,在水中诞生了世上第一个女神奈斯。乌加霍若思奈特为其父亲雕刻了这座雕像,雕像立在一座小型台柱上,上刻铭文:赫纳特,穿着典型的波斯服装,配以短袖衬衫,长裙系在胸前。
木乃伊,可以说是埃及的代名词,在这批文物中就有一具木乃伊。这具木乃伊为成年女性,死于25岁至30岁之间。筛骨没有损坏的迹象,腹部和胸腔似乎也没有填充防腐材料,大腿之间可见不规则的填充物堆积。骨骼的各种特征表明,这名女性已经怀孕,可能死于分娩。
3月31日至6月21日,山东博物馆将给每一位观众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与古埃及文明进行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让观众亲身体验两大文明古国的文化碰撞,开启一次永生难忘的古埃及探秘之旅!
新闻推荐
服务重点项目发展 打造生态产业新标杆 访梁水镇镇党委书记刘兆华裴崇旭 顾龙年
裴崇旭顾龙年东昌时讯:请您首先介绍一下梁水镇镇重点项目整体情况。刘兆华:过去一年,梁水镇镇在区委、区政府的...
山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山东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