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的清晨,宁静安详。一大早还未出门,手机铃声便响了起来,“刘主任,我在江苏打工最近回不来,今年合疗还请你先帮我垫交一下。”“刘主任,银行卡补办要先开证明,我不去村活动室了,直接给你说一声行不?”刘明艳一一接过电话后,匆匆赶往村委会开始了一天工作。
1978年出生的刘明艳,自2012年任岚皋县石门镇月星村妇联主任以来,犹如一朵铿锵玫瑰,在基层一线默默绽放,执着坚守,无论是村干部还是村民,提起她的名字,都忍不住说起好来。
扶贫战场的“铁娘子”
村里茶园建设如火如荼,可土地流转工作让人犯愁。此次流转的土地涉及3组农户居多,其主要为外来搬迁户,土地分散面积小,多用于种植自给自足农作物,受传统思维影响,仍有农户不愿流转。刘明艳决定一一上门工作。
陈国民是由堰门八一村迁入月星村3组的农户,子女常年在外,剩下夫妻俩留守。提起家中的3亩地,笑意相迎的陈国民阴沉了脸,“土地是我的命根子,都流转给村上,我以后怎么过?”话音未落,便给刘明艳吃了闭门羹。
为打消陈国民心中疑虑,她并未退缩,再三找机会交谈,对照土地流转、退耕还林补助标准一一为其算经济账,又为夫妻俩在茶园谋得一份轻松的体力活,最终化解了农户心结。功夫不负有心人,全村85户农户签订土地流转协议,500亩耕地顺利流转。
土地资源盘活后,大量用工需求迫在眉睫,刘明艳再次与驻村工作队一起挨家挨户宣传动员、协调用工、排解困难,被大家称为脱贫攻坚一线战地“铁娘子”。
姐妹心中的“知心人”
基层妇女工作是项千头万绪的工作,精壮劳力常常在外务工,妇女则撑起了家中一片天。七年来的妇联工作,刘明艳的民情记录本上写满了每名妇女的生活困难和需求,还建立微信QQ群,定期组织聚会,村里姐妹们遇到烦心事总喜欢找她解决。
吕萍是远嫁过来的山东媳妇,丈夫常年在外务工,家中只有母子二人。儿子因沉迷网络游戏心生辍学想法,吕萍急得团团转。刘明艳了解后第一时间与老师联系上门开导,还常带自己的孩子到吕萍家沟通交流,在她不断关心鼓励下,吕萍的孩子逐渐恢复了学习信心,吕萍也渐渐融入到村集体中,与大家敞开心扉。
2018年,石门镇引进毛绒玩具加工企业,刘明艳喜上眉梢,带领村22名妇女找到了在家门口务工增收的机会,还帮宋姿先争取到去常州培训的名额。初次走出家乡的宋姿先,因地域环境差异和严格的管理制度,心生退出培训的想法。虽相隔千里,每当空闲时间刘明艳总会发短信打电话鼓舞她,最终宋姿先学成归来,凭借优秀工艺,如今已在毛绒玩具加工厂担任负责人职务,每月保底工资3000元。
留守老人的“好女儿”
不仅是妇女儿童,留守老人也是刘明艳关爱的重点。留守老人张胜茂和冉远和是姚家坡3组贫困户,夫妻俩分别患有眼疾和聋哑,生活困难不易。了解情况后,2016年10月刘明艳主动联系到车辆,带着夫妻俩到安康市中心医院检查身体,并办理了残疾证,为他们争取到残疾补助。
空闲时间她都会前来陪伴。下雨天,无论多晚都会撑着伞到老人家中再三查看,暴雨来袭,她便将老人接往自己的住所悉心照料,几年了,村民都看在眼里,赞许在心中。张胜茂常说:“明艳如同我们的亲闺女。”
不仅仅是生活关心,在奔小康的路上,刘明艳也不断给他们树立发展信心,制定发展规划,邀请技术员上门指导,夫妻俩逐渐有了前进动力。2017年底,生猪出栏10头,鸡100余只,张胜茂还被全县表彰为脱贫自主标兵,这对身残志坚的夫妻一举成了村里的名人。
通讯员郭楠楸
新闻推荐
毕业生就业双选会引来近500家用人单位 创业就业导师也来现场招聘了
3月29日,山东财经大学2019届毕业生春季就业双选会举行“我更希望毕业生们眼界放得更宽一点,和城市的就业机会相比,农业和农...
山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山东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