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青是山东诺维科轻量化装备有限公司女子焊工班班长。记者在车间里见到她时,她正手持4000℃高温的焊枪,专注而沉稳地在2毫米厚的波导管上作业,动作轻盈而平滑,如同机械臂般精准。波导管,作为地铁信号传输系统的载体,脉冲信号通过它以极小的损耗传输,是轨道交通系统的关键部件,有地铁“中枢神经”之称,其对焊接要求极为严格,法兰和管体壁薄且需要满焊,焊后垂直度、平面度必须保证在0.5mm以下,若稍有抖动,就会穿透管壁。之前,波导管焊接的核心技术一直没被中国人掌握,国内所用的波导管全都依靠进口。没人能想到,这项高难度的焊接技术,却被1985年出生的赵青攻破。如今,国内轨道交通市场上的波导管,全都出自赵青团队之手。这也令让诺维科成为国内波导管产品的唯一生产基地,至今无其他公司能够生产出合格的产品,彻底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刚进厂的时候,他们就说我干不了这个活。但是我心里总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儿,别人能做的为什么我就不能呢?”赵青说。波导管的厚度仅有两毫米,而焊枪的温度则高达4000℃,焊接成功与否只在毫厘之间,深一分则易漏,浅一分则易断,在受热后极易变形的铝材质上完美把握精准度,实属不易。因为操作难度大,无法通过自动化来代替人工,即使在技术上领先的法国也是通过手工焊接完成的。回忆起五年前刚接手这项工作时,赵青说:“开始焊的时候,总是出现变形,形成裂纹和气孔,合格率一直达不到。”波导管的焊接中即使有一丝瑕疵,都有可能造成信号传输紊乱甚至中断,酿成重大的安全事故。赵青明白,安全大于天,手中的焊枪,是工作,更是责任。“一个合格的波导管要符合平面度0.15mm以内,垂直度不能超过0.5mm。”赵青说。然而,0.15mm的水平差,仅相当于三根头发丝的直径,这样的技术,只有世界上的顶级焊工才能实现,对于初出茅庐的赵青而言,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挑战。赵青没有退缩,在坚持不断地思考、重复了千百次的练习后,她有了新的灵感。“我们焊考试板的时候,有一个垫板,我就想,能不能给这个波导管也加一个垫板呢?”赵青把自己的想法汇报给了领导。很快,公司为她提供了场地和材料,鼓励她研究波导管焊接的辅助垫板。垫板的设计没有任何经验可循,赵青所做的是一项从无到有的工作,她只能在一次次的试验中,改进她的设计。“今天加个这个,明天加个那个,试了好几百次。终于找到一个办法,波导管的内腔找一个铁块衬上,因为铁和铝融合不到一起。”一个成熟的焊接辅助胎具终于设计了出来,焊接合格率大幅提高,这令赵青十分受鼓舞。从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五十的成功率已是质的飞跃,然而赵青并没有满足于取得的成绩。她发现,想要更大幅度提高合格率,需要新的焊接手法。赵青介绍,焊接波导管安装接头需要用大力钳固定部件,每次焊枪经过钳夹的时候不能直行,要绕过钳头,手稍微抖动,就可能焊透。所以,新焊接手法的关键是练手腕转弯,焊的时候必须左右手配合得好了,必须步调一致。一个转手姿势,赵青和工友们苦练两三个月,最终练就了焊圆缝的转弯技术,焊接出来的纹理接近完美。新的手法,大大提高了焊接的合格率。在反复练习之后,赵青和她的班组成员都达到了惊人的百分之百合格率。国际标准要求法兰片水平差控制在0.5mm以内,赵青则以0.2mm交出了一份超标准的答卷。
“我们原来一天定的是50根波导管,我连50根也焊不到,现在我们能焊到80多根,工作效率有大大的提高。”赵青告诉记者。百分之百的合格率,完美达到了波导管批量化生产的要求,实现了国内波导管生产的零突破,打破了国外技术对市场的垄断,获得多项发明专利。由赵青和她的女子班组焊接的波导管应用到了北京、上海、广东等多地的城市轨道交通中。5年间,赵青和她的工友们多次参与公司焊接技术攻关,获得16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提升综合生产效率30%以上。赵青也拿到了国际焊接工证书,取得了国际技师资历,成为首届齐鲁工匠。这是一个一线技术工人创造的奇迹。而这份奇迹,来自政府对企业创新成长的助力,企业对员工创新的鼓励。政策和资金支持让创新人才没有后顾之忧,理论培训和技术实践为创新提供了源泉。正是鼓励创新的制度和环境,让人才激发无限潜能,释放出创新的澎湃动力。YMG记者唐克通讯员张润庆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厉害了!5G手机首次直播“全马” 山东电信5G网络高清呈现2019青岛马拉松
2019青岛马拉松创新使用5G手机进行了高清移动直播。▲◤▼山东电信为2019青马提供5G网络端到端高清视频直播...
山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山东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