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聊城哈宝泉
在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中,数字“九”散发着特殊的魅力。原因何在?中国古人以奇数为阳,偶数为阴,而奇数里最大的数字是“九”,“九”代表着阳气最盛,故而特殊。除上述原因外,还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十”是满盈之数,物极必反,满则溢,盛必衰,故以自谨待之,“九”为“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永远呈上升趋势。“九九”则呈极盛之势,含有“尽头”、“终点”之意,“归一”则是新的“开端”、“起点”。“九九归一”指的是“周而复始”或“归根到底”,是由起点到终点、由终点再到新的起点。这样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螺旋式前进和发展的运动过程。它体现了古人对一切事物发展认识的辨证唯物论的哲学思想。
关于“九九归一”的出处,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是出自佛语,佛语有云:九九归一,终成正果。经典名著《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到西天,取得真经,印证的就是佛家的这个道理;还有人认为出自西汉扬雄撰写的《太玄经》,《太玄经》有言:玄生万物,九九归一。玄就是道。玄,深奥,神妙,难以捉摸。玄就是人们对道的感觉。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随处可见这种“九九归一”的辩证法思想。一如我国农谚中的“九九歌”。“九九歌”分为“夏九九”和“冬九九”。因“九九歌”流传版本较多,特选取流传较为广泛的两首:
《夏九九》
夏至入头九,羽扇握在手;
二九一十八,脱冠着罗纱;
三九二十七,出门汗欲滴;
四九三十六,卷席露天宿;
五九四十五,炎秋似老虎;
六九五十四,乘凉进庙祠;
七九六十三,床头摸被单;
八九七十二,子夜寻棉被;
九九八十一,开柜拿棉衣。
《冬九九》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望柳,
七九河开,八九雁来,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九九歌”是劳动人民经历了千百年与酷夏、严寒的搏斗,根据长期的实践经验,创造出来的。为什么要数“九”呢?为什么不数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呢?这与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阴阳消长有关。“夏九九”是以夏至那一天为起点,每九天为一个九,九个九共八十一天。累至九次就到了头,意味着热去寒来,“秋已深矣”。“冬九九”是以冬至那一天为起点,每九天为一个九,九个九共八十一天。累至九次也是到了头,意味着寒去暖来,“春已深矣”。
又如数学变化中的“九九归一”。我们以圆为例子,相加数字之和皆为9。
一、圆的一圈是360度:3+6+0=9
二、圆的一半是180度:1+8+0=9
三、四分之一的圆是90度:9+0=9
四、八分之一的圆是45度:4+5=9
五、十六分之一的圆是22.5度:2+2+5=9
依次等分下去,我们发现结果一样,被分成等分的角度的所有数字之和为9。数学这样变化无不透露着“九九归一”思想。
这里还有一个一代伟人毛泽东论“九九归一”的故事。在电视连续剧《解放》中有这样一段描写:为粉碎胡宗南对陕甘宁边区的围剿,毛泽东亲自率领代号为“三支队”的中央纵队转战陕北。1947年8月,又将代号“三支队”改为“九支队”。当周恩来问其缘故时,毛泽东诙谐地说道:“这就叫做三三见九、九九归一,象征着中国革命一定会取得彻底胜利,象征着中国人民一定会取得彻底解放。”
新闻推荐
5月6日下午,山东消防总队培训基地迎来257名新招录消防员,他们将在这里开始为期6个月的入职培训。据应急管理部统计,自1月...
山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山东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