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YMG记者云全通讯员新宇)今年以来,区卫健局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执法为民,护卫健康”为主旨,聚焦监督、执法、办案,推进综合监督工作重心下移,构筑横道边、纵到底、全覆盖的网格化监管体系,逐步实现卫生健康行业科学、规范、高效管理。
以规范制度为基础,着力构建综合监督激励约束机制。围绕“四个转向”,即从重点监管公立医疗卫生机构转向全行业监管,从注重事前审批转向注重事中事后全流程监管,从单项监管转向综合协同监管,从主要运用行政手段转向统筹运用行政、法律、经济和信息等多种手段,区卫健局积极探索建立新的工作机制,推进医疗卫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强组织领导,形成综合监管工作机制。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明确职责分工,定期沟通情况,协调政策,联合行动,形成监管合力。加快诚信体系建设,积极探索建立信用监管制度。借鉴银行、铁路、环保等部门、行业的经验做法,发挥信息网络的作用,设置“曝光台”,建立医疗卫生机构“红黑名单”、信用记录数据库,会同相关部门共同建立联合惩戒制度,不断加大违法违规的成本,促进医疗卫生监管环境的优化净化。加大考核力度,实行工作情况定期通报制度。围绕“深化落实年”“清风正纪”专项行动以及“问政山东”、网上民声、“12345”政务热线、举报投诉等反映的问题,遵循不打招呼、推门检查和“双随机一公开”的要求,专项组织暗访检查,发现问题全部记录在案,一方面与医疗机构年审挂钩,另一方面在卫生健康系统进行通报。
把“卫监亮剑”行动与治理医疗乱象、整顿医疗卫生领域涉及民生问题、纠正行业不正之风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大监督执法力度。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民营医疗机构为重点,开展医疗机构依法执业专项监督检查,重点查处超范围执业,聘用非卫生技术人员,租借、转让、买卖《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和医师、护士(含乡村医生)执业证书,执业医师违法违规执业,出具虚假证明文件,虚假宣传。开展医疗美容机构依法执业专项监督检查,由卫生健康行政管理人员、卫生监督执法人员、医疗美容技术专家、质控专家组成联合检查组,确保监督检查质量。以抗(抑)菌制剂和卫生用品为重点,开展消毒产品和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专项监督检查,进一步规范消毒产品和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的生产、经营、使用行为,确保卫生安全。开展学校卫生、公共场所卫生和医疗机构放射治疗防护专项监督检查,提高卫生风险防控水平与质量安全。
以推进“智慧卫监”为动力,不断提升综合监督科学化水平。依托省健康云平台,全力推进“智慧卫监”系统建设,全面推广应用并升级卫生监督信息业务系统,全面落实和使用手持终端执法,全过程留痕,第一时间上报有关信息,以信息化促进执法规范化、科学化。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卫生健康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工作规范》和实施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的具体办法,认真抓好落实,及时公示审批许可、监督检查、“双随机”抽查、行政处罚结果,大力推广使用执法记录仪,规范执法用语、执法程序和文书,对一般程序的行政处罚案件全部进行法制审核,强化对执法行为的监督、督察和稽查。继续开展执法案例评查、案卷抽查和专项稽查,强化重大案件督查督办,加强案卷质量控制,提高执法办案水平。积极争创全省卫生健康综合监督规范化建设先进区、先进监督执法机构和“智慧卫监”品牌创建工作,提高综合监督工作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水平。
以“清风正纪”行动为契机,提高监督执法震慑作用。进一步扩大监督检查范围,以点带面,由线到片,查办一批违法案件,曝光一批典型案例。以监督员年人均办案数不低于7件为要求,对检查中发现违反诊疗常规,诱导消费和过度医疗特别是术中加价等违法违规行为,依法查处的同时纳入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记分管理,与医疗机构校验挂钩,增加违法成本。同时,认真贯彻落实《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改革完善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制度的通知》,加快建立综合监管协调机制,实施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管。加强与公安、市场监管、医保等部门的案情会商执法联动,对非法行医涉嫌犯罪、医疗欺诈的案件依法向公安机关移交;对监督发现的医疗机构涉嫌虚假宣传、乱收费等问题依法向市场监管部门移交;对群众举报、监督检查发现的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涉嫌骗保的行为依法向医保部门移交。
新闻推荐
山东5月以来气温为历史同期最高
山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山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