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黄淮等地连日遭遇高温热浪,多地高温冲击40℃。炎炎烈日下,很多劳动者还在坚守,用汗水谱写出一曲曲“战高温斗酷暑”的劳动赞歌。同时,各地也实施了增设通风降温设施、缩短劳动时间等举措,给坚守在一线的劳动者带来丝丝清凉。
40℃多地迎来高温“烧烤”模式
4日,北京的气温持续攀升。根据北京市气象局发布的消息,到14时10分,大部分地区气温已经升至37℃以上,其中回龙观最高气温达42.9℃。
连日来,河北省迎来高温“烧烤”模式,3日17时河北省气象台发布今年首个高温红色预警信号称:4日白天,河北省中南部地区最高温度可达37℃-40℃,其中保定南部、石家庄、衡水、沧州西部、邢台、邯郸西部可达40℃。截至4日14时,这个省42个县市发布高温红色或橙色预警信号。
4日14时40分,天津市气象台将天津地区高温橙色预警信号升级为红色,这是天津今年发布的首个全市高温红色预警信号,预计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将达到或超过40℃。
山东省气象台4日11时继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其中,山东德州、滨州、东营、潍坊等市均发布了高温橙色预警信号。根据气象部门监测,4日,山东省会济南气温为30℃-38℃,德州为27℃-38℃。
送“清凉”多举措保障劳动者权益
为切实保障夏季高温劳动者的健康权,今年6月,全国总工会下发了《关于认真做好2019年职工防暑降温工作的通知》,强调各级工会要督促用人单位按规定发放高温津贴,不得以防暑降温饮料和必需药品充抵高温津贴。
山东省人社厅有关负责人介绍,山东要求企业应合理布局生产现场,改进生产工艺和操作流程,增设通风降温设施,设立高温作业职工工间休息室等,为职工提供必要的个体防护用品和防暑降温所需的清凉饮料及保健用品,保证工作场所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要求,切实保障劳动者在高温天气下的身心健康。
河北省政府办公厅此前下发通知,要求切实做好生产领域防暑工作,各生产经营单位特别是建筑、钢铁、化工、电力、环卫等单位要加强生产工作现场的通风、降温,采取合理安排工作时间、轮换作业、适当增加高温工作环境下劳动者的休息时间和减轻劳动强度、减少高温时段室外作业等措施,防止职工高温中暑。
据新华社
新闻推荐
山东聚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0000吨石墨烯前驱体、53000吨新型环保材料 系列产品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公众参与信息公示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生态环境部第4号令)等相关要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形成后应进行公示。...
山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山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