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防控要从出生开始
由国家卫健委主办的首届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高峰论坛日前在山东省济南市召开,专家在探讨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健康教育时提出,近视防控要从孩子出生开始。
国家卫健委调查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6岁儿童近视率为14.5%,根据此前教育部、国家卫健委等8部门提出的目标,2030年这项数据要降至3%左右,近视防控任务艰巨。
很多年轻家长习惯在孩子哭闹时塞给他们一个平板电脑,小孩对声光电很感兴趣,往往一看就能安静下来。但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附属眼科医院副院长陈伟蓉在论坛中说,这是一个不良的习惯,容易给孩子带来近视的不良后果。 “防控策略往前移多少都不为过,我们要把防线提到孩子出生时。 ”陈伟蓉说。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副院长周行涛则强调了关口前移对预防高度近视的必要性。他说,近视既与遗传有关,也与后天的环境因素密切相关。如果家族中有一位高度近视的成员,这个家庭更需要从外在环境入手干预。
“如果在孩子婴幼儿时就开始防控,即使孩子受到近视基因影响甚至先天近视,他们的近视度数也能得到有效控制。 ”周行涛建议,对于0-3岁阶段的孩子,其眼轴变化也应和身高体重一样,作为接受检查的健康评估指标。
专家提示,每天增加40分钟的户外活动可以有效预防近视。 “一是小孩子接受自然光刺激能够促进视觉发育。二是户外的环境让孩子不会一直近距离用眼。另外孩子也会感到心情放松,身体更健康。 ”陈伟蓉说。
幼时行为关联成年收入
由美国、加拿大、爱尔兰和法国研究人员组成的研究小组发现,一个人在幼儿园的行为关联成年后收入水平。
研究人员隶属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爱尔兰都柏林大学、法国经济形势研究所、法国经济研究与应用中心、加拿大统计局和法国波尔多大学。他们以加拿大魁北克省2850名1980年至1981年出生的人为研究对象,从1985年1月1日开始随访至2015年12月31日,所获数据包括幼儿园教师给研究对象幼时行为打出的分数以及研究对象年过三旬后2013年至2015年填写的纳税申报单。分析显示,计入研究对象智商和家庭情况等因素后,在幼儿园注意力不集中的研究对象,无论男女,30多岁时收入较低;好斗或不爱与人分享的“对立型”男孩成年后收入同样较低;乐于助人或喜欢与人分享的“亲社会型”男孩30多岁时收入较高。
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美国医学会杂志·精神病学卷》月刊发表论文,认为早期干预幼儿行为可能有助改善他们成年后个人财务状况。不过,这项研究仅涉及幼儿园行为与成年收入的关联,不能说明两者有因果关联。
新闻推荐
搜索引擎网站被约谈后仍存打、产品“导流”现象 搜索“志愿填报”小心被坑!
据新华社上海7月7日电针对“用搜索引擎填报志愿存风险”一事,教育部日前在官方网站通报称,已会同公安部约谈有关搜索引...
山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山东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