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日,上海街头行人在雨中举步维艰。
新华社发
今年第9号台风“利奇马”(超强台风级)已于10日在浙江省温岭市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6级(52米/秒,超强台风级),中心最低气压930百帕,坐稳今夏台风头把交椅,妥妥的“风王”。根据中央气象台发布的1949年以来登陆华东台风排行榜,“利奇马”登陆时的强度与2016年登陆福建厦门的“莫兰蒂”持平,跻身台风排行榜第三名。
“风王”
70年来第三强,已造成18人死亡
随着“利奇马”过境,浙江东部沿海及内陆部分地区普降大到暴雨。截至8月10日17时,台风“利奇马”已造成浙江、上海、江苏3省(市)26市79县(市、区)417万人受灾,101万人紧急转移安置,700余间房屋倒塌,1.4万间不同程度损坏,农作物受灾面积103千公顷。浙江、上海、江苏等地消防救援队伍共参加抢险救援2245起,营救遇险被困群众1072人。温州市永嘉县岩坦镇山早村因特大暴雨突发山体滑坡堵塞河流,冲溃后造成18人死亡、14人失联。
在1949年以来登陆华东的台风排行榜上,“利奇马”的登陆以52米/秒的风速位居第三,仅次于1956年在浙江象山登陆的“温黛”和2006年在浙江苍南登陆的“桑美”。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何立富分析说,“利奇马”在海上或刚登陆时,中心风力大,其登陆后,呈现空心状,“也就是说,台风本体结构降水、中心附近降水较弱,风力也比较小,强降雨主要集中在台风北部以及台风倒槽,螺旋雨带主要分布在台风北部。”随着一路向北移动,降水主要影响浙江中北部、上海、江苏、安徽东部、山东一带,这些地区将会出现暴雨、部分地区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
“风狂”
进入渤海湾后,对山东影响较大
山东省气象台10日21:30将暴雨橙色预警升级为红色:受台风影响,临沂、枣庄、日照、潍坊、东营、济南等地的部分地区已出现暴雨局部大暴雨,有61个监测站降雨量超过100毫米,临沂磨山最大为299.3毫米。预计10日夜间至12日,菏泽有大雨局部暴雨,其他地区有暴雨或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全省过程累积平均降水量80~150毫米,局部300~500毫米,最大小时雨量60~80毫米。
何立富提醒说,“利奇马”进入渤海湾后,会出现回旋少动的情况,因此预计对山东的影响时间比较长,影响也比较大。加之前期高温天气多,降水比较少,山东一些地区会出现旱涝急转,部分地区地质灾害气象风险较高。
何立富说,受“利奇马”引发的强降水影响,浙江西北部山区、江苏北部、山东中西部地区地质灾害气象风险较高,同时,出现内涝、中小河流洪水的气象风险也较高,有可能出现超警戒水位。
何立富说,后期受“利奇马”影响,华北东部地区会出现比较大的风,渤海湾周边风力达8级到10级。
(据新华社、澎湃新闻)
“神器”PK“利奇马”
锁定!气象神器严密监控
如何“驯服”这匹“烈马”?从数天前台风“利奇马”刚刚开始酝酿的那一刻,到它编号、行进、登陆、北上,一直有一支由各种“神器”组成的气象队伍在严密监控,并且快马加鞭将信息传回。
神器一:卫星“千里眼”
针对台风“利奇马”,风云四号A星启动加密观测模式,从8月8日22时开始,每30分钟完成一次目标区观测,提供台风敏感区域大气温度和湿度垂直廓线数据。风云四号卫星“隔空互动”,确定未来48小时的目标观测区。
神器二:雷达“监测师”
借助于最新的综合气象观测产品系统“天衍”,预报员可以直观地将雷达、地面自动站、海岛站、外海浮标站等多种观测资料同时进行对比分析,综合判断台风最新的位置及强度信息。
山东省气象台建立了基于逐仰角雷达数据的近实时雷达拼图系统,雷达拼图延时缩短到1分钟,有效提高台风强对流天气雷达监测实时性和准确性。
神器三:大风“捕捉者”
该技术将预报员做出的关于热带气旋(TC)路径与强度的主观预报,与数值模式给出的TC风场预报相结合,辅助预报员做出更加精细化的预报。
神器四:智慧检索“大平台”
今年通过采用信息化、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开发了智慧台风检索平台。该系统不仅提供了相似路径的检索,也同时显示了相应环流形势场、卫星云图,对完善台风预报思路有很好帮助。
神器五:臭氧探空“出新招”
8月9日上午,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在舟山沿海施放气球,并在台风“利奇马”内部进行臭氧探空,这也是国内首次在台风七级风环流内实现臭氧成功探测。 (据中央气象局微信公号)
稳了!“台风专用记者”出镜成网红
台风来临,大多数市民都会躲在家中避险,可是记者们却要到达台风最猛烈的现场,为大家报道台风的最新情况。10日,一位台风专用记者走红网络,原因就是这位记者体重高达200斤以上,丝毫不用担心记者会被风吹跑。
这位台风专用记者的新闻报道中,还各种调侃,表示自己完全不用担心台风威力大,害怕被吹走,“以我这个吨位,可能12级风也是吹不动的”,还表示今天整个上海外滩都被他一人承包了。看到他平稳地在外滩上走着,网友们纷纷表示:“选最胖的记者,看最猛的台风”“养膘千日,用膘一时”……
一起来盘点下,这些年台风“刮红”的记者吧——
2006年“桑美”:记者被吹到崩溃
这场台风中播报的记者樊城手抱着大树,因为台风威力太大他穿着雨衣身上早已被淋湿,在他四周有很多的树木已经被风吹倒了。樊城表示:“风太大,整个人都快崩溃了!”
2014年“海鸥”:记者被绑在大树上播报
“海鸥”的最大风力可达到13级,记者在靠近台风中心段进行播报,为了固定好身体,将自己绑在了大树上。四周的树都被吹弯了,记者根本没有办法说话。
2015年“莲花”:记者坐在石头上被刮跑
这次台风播报的是一名女记者,因为站在海边风力特别大,女记者为了不被吹跑坐在了石头上,但最后她还是表示自己要被风刮跑了。(郑楚翘整理)
新闻推荐
风利 雨奇 马烈 超强台风“利奇马”已致浙江上海417万人受灾
8月10日,救援人员在永嘉县岩坦镇山早村开展救援工作。新华社发8月10日,在浙江省温岭市,救援人员用冲锋舟转移被困群...
山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山东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