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良谭家村村民在制作大饼本报记者 马昭摄
村民一起制作大饼本报记者 马昭 摄8月20日上午,西安市阎良区谭家村的谭建峰家正在烙山东大饼,村中的4000多人均是山东移民,他们将家乡的特产做成产业,不但提高了村中经济,也让齐鲁文化在三秦大地绽放。
“清明节卖得最多,都是通过网上销售,大部分销往西安,最远的卖到了重庆。”昨日,谭建峰的女儿一边翻着鏊子上的面饼一边说。据介绍,该村部分村民通过制作、销售山东大饼增收不少。村口的饭店专营山东大饼等地域特色菜品,日盈利额达到2000元左右,其经营者坦言,这是他未从事该行业前的10倍左右。此外,饭店还带动了村民就业,为该村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阎良区文化和旅游体育局副局长李飞介绍,山东籍村民自清末民初迁移至此,陕西渭北地区目前有400多个山东村,生活着30多万山东移民后裔。他们为三秦大地带来了丰富多彩的齐鲁文化,带动旅游等经济发展。如谭家村已举办了多届的“印象谭家·唤您回家”文化活动,以山东的民间艺术、特色美食等,一周内吸引省内外游客5万余人,直接带动旅游收入102万元,在省内外打响了“陕西山东移民第一村”文化品牌,进一步扩大阎良区城市文化品牌影响力。本报记者白圩珑
新闻推荐
助学贷款逾期3元被公示 银行侵权吗 萍乡农商行公布助学贷款逾期名单;律师表示,在合同中有逾期后公开信息的约定时,此举不构成侵权
2008年8月20日,工商银行上海分行员工在受理上海籍赴外地高校学习经济困难学生助学贷款申请。资料图片/视觉中国近期,江...
山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山东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