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文汇街道坚持油地共融发展,探索实行“文化+组织+资源+治理+产业”五项融合工作法,打破油地体制壁垒,拆除相互封闭藩篱,实现油地间在融合中共赢,在共赢中发展。
文化交流融合,实现油地“百花齐放”。街道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与党员政治生活基地结合,活动覆盖面更加广泛、内容更加丰富、种类也更多。特色专业的文化团队和红色教育的党课相碰撞,截至目前,已经在党员政治生活基地开展各类大型活动40余场次;充分利用华八井和营二井,开展多次教育主题的实践活动,同时各社区联合油田小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增加油地互动。今年原油田艺术团百川艺术团的加入,为文汇街道艺术团体注入新鲜的血液,发展更加多样化。
深化组织融合,实现油地“协同作战”。充分发挥街道大工委统筹全局、协调各方作用,选派12名优秀骨干担任油田社区书记,指导完成油田居委会换届工作。建立油地共建联席会议制度,努力将辖区油田党组织聚拢到街道党工委周围。此外,围绕区域化党建吸纳5家油田单位率先组建“大工委”,吸纳13家油田改制企业成立文汇街道企业联合会,联合油田改制企业成立党支部,进一步推动油地“协同作战”。
深化资源融合,实现油地“共建共享”。街道有效整合油地资源,共同构建优势互补、融合联动的油地党建新格局。一是促进共建。探索实施资源清单、服务清单、项目清单,召开油地共驻共建座谈会,与东旭、蓝天、油建等油田社区结成共建对子,实现互联互动、互助共赢。二是坚持共享。统筹整合公共资源,做到文化共享、阵地共享。吸纳山东省滨海公安局、电力调度中心等油田单位党员走进党员政治生活基地参与誓词教育活动,在“共商、共融、共创”中共同感悟初心。
深化治理融合,实现油地“共管共事”。街道持续深化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引导油地党组织把群众的需要作为互联互动的结合点,有力破解社会治理难题。全面调动油田党组织积极参与国家卫生城市工作,联合油田单位在蓝天小区、悦民广场等多地开展环境整治活动。7月25日,街道与胜利油田物探研究院联合召开拆除违法建设工作动员部署会议,详细制定《联合拆除物探研究院宗地范围内部分违法建设实施方案》,拟定工作专班,进一步推动了油地间治理融合。
深化产业融合,实现油地“经济倍增”。街道充分发挥与油田地域相织、文化相融、发展相依的区位优势,承接油田生产要素及产业人才要素,高标准创建东营区融创产业园,建有胜利油田改制中小微企业总部基地和供销 e家农产品销售中心等创新创业基地,引导油田改制企业与地方企业进一步整合生产要素,实现双方融合发展、全面发展、协同发展,同时,也有效提升了农产品品质、创建农产品品牌,实现油地共享机遇共谋发展。 (李芳 耿桂兰)
新闻推荐
本报9月1日讯(记者王晓菲通讯员黄亮)省医保局日前发布《山东省统一医疗保障经办服务办事指南》,实现省、市、县三级医保...
山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山东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