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YMG记者云全)为进一步强化事业单位监管,连日来,区委编办紧抓业务范围清单化管理、“双随机、一公开”抽查、绩效考核三条主线,构建规范的事中事后监管体系,有力加强对事业单位的监督管理,促进事业单位依法合规运行,提高事业单位公益服务能力和水平。
突出事业单位清单化管理作用,把好政策关。印发《事业单位业务范围清单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要求事业单位全面、真实、准确地梳理业务事项,对瞒报、漏报事项,将不登记为事业单位“业务范围”,事业单位开展业务范围清单之外的业务事项,将被认定为“超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依据有关规定列入异常信息管理。同时,印发《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公示工作通知》,就年度报告公示工作的范围、内容、时间、应提交的材料、报送程序等作出明确规定,并专门制定了报告书填写模板,对具体细节问题进行规范。对不按规定报送年度报告的单位,明确处罚措施,采取联合惩戒的办法,督促事业单位正确履行职责。
突出事业单位双随机抽查作用,把好监督关。制定《事业单位“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内容清单》,建立健全了抽查机制,细化抽查程序、检查内容、处理标准以及公开方式,使“双随机、一公开”做到有据可依。抽查内容细化为14个子项,对抽查中存在问题的单位,对照《山东省事业单位法人异常信息管理办法》中的异常情形,纳入《事业单位异常信息管理台帐》销号管理。抽查结果和整改情况通过在机构编制信息网予以公示,形成监管合力,构建部门联合、社会监督和事业单位自我约束的监管新格局。
突出事业单位绩效考核作用,把好履职关。完善优化指标设计,制定规范科学的考核指标和权重,重点做好对法人登记管理、宗旨和业务范围履行、证书及印章管理等情况的考核,对事业单位不依法开展活动,履职不充分、变更不及时等情况进行量化扣分,切实强化刚性约束。考核结束后,对存在问题的事业单位,由区委编办逐一下发反馈函,要求限时整改并报送整改报告,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进一步加大绩效考核结果的运用力度,优化绩效考核管理机制,指导督促各有关部门单位结合改革、发展的新实际新情况,严格创新落实“五挂钩”政策,丰富考核结果与法人履职挂钩、与机构编制调整挂钩、与财政预算和绩效工资挂钩、与干部使用挂钩、与评先树优挂钩的具体内容,保障结果运用的力度和效果。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王娟特约记者张成磊1966年春天,日照县在安东卫北山和丝山双庙北山两个村种下日照的第一批茶,共8亩7分地,标...
山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山东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