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用工具锋利的一头慢慢地与旋转的木料接触,顿时木屑横飞。
看似普通的木条,其纹理、颜色、形状各异,在褚厚锋眼中这都是宝贝。利用边角料制作的各种微小的木旋作品。与木块的每一次“相面”,对褚厚锋来说都是一种享受。褚厚锋不仅能做木旋,改造机床也是一把好手。利用抽油烟机吸走细微的锯末。有时间,褚厚锋会带着妻子来到山上,寻找废弃的木材边角料。这间狭小的“工作室”凝聚着褚厚锋与妻子的全部心血。每一件木旋作品都匠心独具。
木旋作品《念念城》让褚厚锋找到自信,看到了坚守传承的希望。
木旋,一项民间传统手工技艺,因制品必须随着旋轴一起旋转而得名。木旋主要通过手持刀具对旋转的木坯进行旋削,最终制成形状不一的轴对称造型的木制品,在我国木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
一个人对兴趣爱好的痴迷程度能有多深,痴迷木旋的褚厚锋会告诉你答案。
褚厚锋,就读于山东建筑大学机电学院机械设计专业,2015年硕士毕业。得益于城市的飞速发展,褚厚锋的专业十分抢手,毕业后顺利就业,在一家大型企业从事桥梁模架设计工作。一年后,因痴迷木旋制作,他毅然辞去工作,把自己关在家里不足20平方米的地下室,从设计师变身为木匠,整日对着一堆木头发呆。这一呆,就是两年半。两年半后,他带着自己潜心打造的木旋作品《念念城》参加了2018年全国木旋大赛,一举斩获头奖。当时,有人愿出8万元要收藏这件作品,被他婉言谢绝。此时的他,从辞职的那天开始便再无收入。8万元,对当时刚成家不久的褚厚锋来说,无疑是一笔巨款。
初冬,褚厚锋的“工作室”(地下室)里冷飕飕的,狭小的空间里摆放着各种制作木旋的工具、车床,以及他从各处淘换来的木料,褚厚锋将它们视为“珍宝”,每天都挨个儿“相面”。随手取出一根看似极其普通的木头,褚厚锋能聊半天:你看,这木质天生的肌理纹路十分难得,阴阳两色相间实属不易,我可以根据这些天然形成的元素,做出与木头本身相和的作品。这个可以做成一枚发簪,这个可以做成一个颜色渐变的木旋作品……褚厚锋告诉记者,刚开始制作木旋时,人为创作的东西比较多,慢慢地,他发现只有接近自然,才是最美最难得的。如今,他的作品遵循自然规律,力求与木料本身达到无限接近。
屋子里最让他得意的是一台经过自己改造的车床,并配有自己设计安装的吸尘设配,车床在工作时,抽油烟机自动开启,强大的吸力可以将木屑锯末清理干净,所以室内虽然空间有限,但并没有多少锯末碎屑,这是自制吸尘器的功劳,也是褚厚锋心灵手巧匠心之作的又一体现。
当一个人的兴趣爱好与他的工作一致时候,无疑,他是幸福的。对于褚厚锋来说,遇到了懂他爱他对他不离不弃的妻子晁盈盈,这就是幸福的N次方,他觉得自己不仅幸福,而且幸运。在地下室创作的那些日子,褚厚锋基本没有收入,家里各种花销全靠妻子一人。眼下,作品积累到一定数量,褚厚锋打算去市场碰碰运气,开始为生计奔波。带着作品来到文化市场,性格沉静的褚厚锋甚至都没有勇气拿出自己的作品,连续两次“出师”不利。第三次,他直接来到一家红木家具店,鼓足勇气拿出作品,被几个工作人员“刺挠”一通,说这些“玩意儿”没有任何市场,卖不出去。受到刺激的褚厚锋来到文化市场,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拿出了几个木旋作品,立马吸引了不少人关注,最后全部成交,带着1000多元回家了。从这天开始,失业近3年的硕士木匠褚厚锋开始挣钱了,作品陆续被人买走,有的顾客从北京、天津过来,直接将他的作品打包买走。
褚厚锋说,木旋是一种传统的手工艺,据他所知,目前山东省内会做木旋的人少之又少。在资源匮乏的年代,木碗、木勺、蒜臼、灯座、花棒、陀螺等日用品和玩具,都是通过木旋来完成的。如今会这门手艺的人很少了,但是这类工艺依然有市场。作为新时代的工匠,自己不仅要传承这门手艺,还要不断革新,让木旋这项手工艺与时俱进,不被时代所遗忘。 (本报记者 赵晓明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本报讯11月27日,记者从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获悉,近日山东省发布了《关于做好山东省2020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报...
山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山东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