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薛静
2011年9月,徐晓晴从山东警察学院毕业,踏入了潍坊市看守所的大门,怀着对党的无限忠诚,对公安工作的无限热爱,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迅速完成了从学生到一名合格的人民警察的转变。
工作至今,徐晓晴一直处于工作一线,从警务大厅收押、会见、提审工作到科室内勤再到女子大队巡控、管教。不管身处什么岗位,她始终秉承阳光看守的所训,将文明管理的理念贯彻始终,真心地关怀在押人员、真诚地对待工作和同事,爱岗敬业默默奉献,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肯定。在窗口工作期间,她坚持严谨的作风,认真按照收押、提审、会见、释放等工作要求履行职责,先后发现错误文书3起,及时联系办案单位更改,有效杜绝了错误的发生;担任科室内勤期间,她做好上传下达,保障了科室工作有效有序开展。目前,徐晓晴主要负责大队管教工作,日常工作中,她严格落实执法细则的各项规定,严格执法文明管理,充分尊重和保障在押人员的合法权益,并注重研究女性犯罪的特点和预防措施,及时为在押人员解决难题、疏导情绪。
在工作中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但是对于家庭,徐晓晴却经常缺席。2013年,她和同为警察的丈夫组建了家庭,后来成为两个孩子的母亲。作为双警异地家庭,其中辛劳自不必说。十九大期间,徐晓晴正处于二胎哺乳期,老大因刚进入幼儿园不适应经常生病,同为警察的丈夫出差在外地,但她没有因此而耽误工作,而是把孩子交给公婆照顾,自己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类似的情况经常出现,徐晓晴始终坚持在监区一线,圆满完成各项安保任务,保障监区的安全。面对孩子的不解和抱怨,愧疚之余,她一遍又一遍地和孩子解释:“爸爸妈妈是警察,还有重要的工作需要完成,爸爸妈妈永远爱你们。”
都说女人如花,在同事们的眼中,徐晓晴就是高墙内的向日葵,用暖心的话语、灿烂的微笑,给予在押人员信心和力量,帮助她们重塑积极心态,迎接人生新的太阳。
新闻推荐
新华社济南3月29日电(记者萧海川)山东省日前出台新规,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相关职能部门将加快畅通社会人流物...
山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山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