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依盟 实习生 孙泽宇 报道
本报济南8月5日讯 今天上午9时,全省法院30余位知识产权审判庭庭长共同敲响了“云庭审”的法槌,标志着山东省“保护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山东知识产权审判在行动”系列活动正式启动。
据省法院民事审判第三庭庭长马莉莉介绍,针对知识产权权利人“举证难”、侵权诉讼“赔偿低”、案件审理“周期长”等问题,山东省出台了一系列具体措施。积极采取行为保全措施,及时有效保护权利人合法权益。针对当事人的行为保全申请,应当及时审查,依法作出裁定。对于被申请人涉嫌即将侵害申请人发表权,非法披露申请人的商业秘密,网络环境下紧迫危及申请人产品、服务的正常运营或者严重危及申请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的,法院应当在接受申请后四十八小时内依法作出裁定。对于创新程度高、对技术革新具有突破和带动作用的首创发明专利权,要相比其他类型专利权确定较高的赔偿数额。确定赔偿数额需考虑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等权利类型及其对产品整体利润的贡献率。专利权是产品获利的关键、核心因素的,应当以产品整体价值计算赔偿数额。
在审理有关专利、植物新品种、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技术秘密、计算机软件等专业技术性较强的知识产权案件时,主动引入技术调查官参与诉讼活动。此外,全省法院将积极运用智慧法院建设成果,加大“云庭审”“云调查”“云调解”等多种方式审理案件的力度,为企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低成本的知识产权司法保障和服务。
新闻推荐
本报8月4日讯(记者范俐鑫)2018年1月,山东成功争取国务院批复设立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两年多来,山东经济从质量...
山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山东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