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南11月4日讯(记者王小蒙)11月4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全省地方病防治专项三年攻坚行动工作情况。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从会上获悉,目前,山东省97个碘缺乏病区县、1个大骨节病区县、19个克山病区县全部达到消除标准,111个饮水型氟中毒病区县全部达到控制标准。这标志着,山东省在全国第一个通过了国家地方病防治专项三年攻坚行动终期评估,比国家要求提前半年完成了攻坚行动目标。
提起地方病,大家可能并不十分熟悉,但一说到“大脖子病”“大骨节病”、牙齿发黄的氟斑牙等,相信很多人都有直观印象。这些疾病,其实都是地方病。
历史上,山东省是全国受地方病危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全省16市136个县(市、区)均有不同程度的流行。为解决地方病问题,2019年1月,山东省政府和国家卫生健康委签订了《地方病防治专项三年攻坚行动方案(2018-2020年)目标责任书》,扎实推动全省地方病防治转型攻坚行动开展。
今年6月,地方病防治专项攻坚行动省级评估显示已全面完成各项任务,9月份由国家卫生健康委、水利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组成的国家评估组,对山东省地方病防治专项三年攻坚行动进行了终期评估。评估组认为,山东省97个碘缺乏病区县、1个大骨节病区县、19个克山病区县全部达到消除标准,111个饮水型氟中毒病区县全部达到控制标准。这标志着,山东在全国率先通过了国家地方病防治专项三年攻坚行动终期评估,比国家要求提前半年完成了攻坚行动目标。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山东省已经不存在地方病了。山东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主任医师王学松表示,地方病是一种与群众生产生活行为密切相关的疾病,其发生与自然生态环境有关,与环境中的元素和分布有关,致病因子很难消除。“说得再通俗一点:只要地球存在,地方病的致病因素就会存在。”
另外,还要警惕“沿海地区不缺碘”的认识误区。王学松提醒,虽然沿海地区盛产海带、紫菜等富碘食物,但沿海地区居民从海产品摄入的碘并不足,如果食用未加碘食盐,大部分居民的碘摄入量就会低于推荐摄入量,发生碘缺乏的风险很大。因此,沿海居民,特别是孕妇哺乳期妇女等特需人群,仍需吃碘盐。
新闻推荐
11月4日下午,中国气象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副司长冯玲介绍了11月全国气候趋势预测...
山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山东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