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须虫
近日,长治警方经过三个月的经营布控、深挖扩线,辗转山东、河北、河南、陕西等四省八市,斩断一条偷拍、买卖酒店不雅视频的黑灰产业链,抓获犯罪嫌疑人6名,缴获摄像头12个、手机30余部、不雅视频100余部。
偷拍之于公民隐私安全的冲击是前所未有的,因为技术、经济门槛被蹚平,隐私保护失却天然壁垒,固有的保护手段失灵,在非法利益的诱发下,多发频发,如何防范恐怕不能止于犯罪的末端打击,还需多个层面作出调整,重新构筑更严更高更密的防范栅栏,提高公民隐私安全保护的可靠性。
其一是从源头上规范视频监控器材的生产与营销。偷拍的泛滥与视频监控器材无序生产、销售有直接关联,特别是器材的微型化、智能化不受限制,并且在网络上无序销售,助推了偷拍侵犯隐私违法的便利。有必要制定监控器材设备的等级标准,对微型化监控器材设备的生产与营销,实行严格的许可制度,对违反的重处重罚,让偷拍的条件无“孔”可入。
其二是大幅度提高偷拍者的违法成本。目前对偷拍的处理,普遍适用的只有治安处罚法,违法成本明显畸低,哪怕是情节较重,也只是十日以下的拘留,更何况偷拍行为相当隐蔽,发现难和查处难不同程度存在,没有威慑力。个案被定性为犯罪应调查,在于传播、贩卖不雅视频,而不是偷拍行为本身。有必要推动偷拍行为的入罪入刑,让偷拍成为不能轻易逾越的犯罪红线。
其三需要强化第三方对公民隐私安全的保护。正式生效的民法典,首次对个人隐私权的保护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宣示了自然人享有隐私权。第一千零三十二条规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
偷拍多发生在旅馆、浴室、商场更衣间等与消费者隐私关联密切的场所,按照民法典的规定,这些经营场所应当对消费者的隐私安全承担保护责任,但具体的规定还有待细化,从而倒逼这类场所建立反偷拍的检查和技术防范机制。
其四阻断偷拍侵犯隐私信息的网络传播。偷拍往往与网络涉黄的信息交易有密切关联,个案即是如此,应加大网络涉黄信息的监控、清理和打击力度,铲除网络涉黄土壤,依法从严惩处通过网络传播、交易涉黄和侵犯隐私信息的违法犯罪行为。
新闻推荐
半岛全媒体记者李晨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新冠肺炎防控工作的决策部署,积极应对冬春季新冠肺炎疫情,依据《山东...
山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山东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