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山东 济南市 青岛市 淄博市 枣庄市 烟台市 潍坊市 济宁市 泰安市 威海市 东营市 日照市 滨州市 德州市 聊城市 临沂市 菏泽市 莱芜市
地方网 > 山东 > 今日山东 > 正文

关于彩礼的那些事,这次都说清楚了

来源:济南日报 2021-05-14 11:29   https://www.yybnet.net/

日前,某银行推出的“彩礼贷”在业内刷屏。最高可贷30万元,年利率最低4.9%,贷款期限最长为一年……一系列操作瞬间激发了公众的热议,虽然事后发行“彩礼贷”的银行对此事作出了澄清,但由此引发的天价彩礼话题却冲上热搜。

彩礼,是我国社会延续数千年的婚嫁习俗,又称为定亲彩礼、聘礼等,有两厢相好、喜庆吉利之寓意。但近年来“天价彩礼”所引发的社会矛盾日益受到关注,使得彩礼习俗日渐变味,甚至形成不正之风,成为众多家庭沉重的负担,失去了本意。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二条第一款规定,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该条并没有明文规定禁止彩礼,而是禁止结婚索取财物。婚姻是自由的、自愿的,彩礼只要符合自愿和适度原则,法律都是不禁止的。

那么,男女交往期间赠与的金钱可以要回吗?闪婚闪离的情况下可以要求返还彩礼吗?什么样的情况属于骗婚?针对困扰婚嫁双方的彩礼问题,本报邀请山东诺邦律师事务所律师李静,一起为大家说说清楚——

恋爱期间给付的财物,是彩礼还是普通赠与?

李静认为,彩礼具有明显的目的性、习俗性和特定性,基于当地风俗习惯、以登记结婚为目的,男方按照习俗向女方给付一定的财物,其给付的成立是以最终结婚为条件。

普通赠与一般指男女双方在恋爱期间,为了表达感情,男方自愿而并非迫于当地风俗习惯赠与,不以登记结婚为条件。比如男方出于自愿所给付的价值较小的物品、请客花费、逢年过节等人情往来的消费性支出,应当认定为赠与行为和人情行为,交付即生效,给付人要求返还的,一般不予支持。

婚前的大额赠与,分手后可以要回吗?

民法典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附条件,但是根据其性质不得附条件的除外。附生效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条件成就时生效。附解除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条件成就时失效。”

也就是说,对于大额财物的赠与,如果是基于结婚为目的的一种赠与,其赠与行为可以视为一种附条件的赠与行为。当双方无法缔结婚姻关系时,赠与合同未实际生效,男方可以要求女方返还财物。但李静表示,这种情况下,法院对于男方的举证要求比较高。

如果是出于纯自愿的感情赠与,与彩礼有着本质不同,因此,对于男女双方之间为表达情感,并非基于彩礼习俗,而是出于自愿的赠与行为,即使金额较大,司法也不宜过多干预,应按照一般赠与的有关法律规定处理,避免简单问题复杂化。

婚前男女之间的资金来往,也有可能是因借贷产生,对于一方主张为借贷关系的,要按照民间借贷司法解释中有关借贷关系的认定标准、举证规则进行处理。

能否将代收彩礼的对方父母

列为共同被告?

对于代收接受彩礼的女方父母能否被列为被告的问题,存在两种观点:

第一种意见认为,可作为被诉主体。男方将彩礼交与女方父母是一种地方风俗习惯,当男女双方结婚目的不能实现或者同居关系无法继续进行时,作为接受彩礼的父母,负有部分或全部返还的义务。第二种意见认为,不能作为被诉主体。婚约财产纠纷的法律关系主体是同居的男女双方,如果将女方父母共同列为被告,则存在诉讼主体不适格问题。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彩礼纠纷案件中能否将对方当事人的父母列为共同被告的答复》中,对该问题给予了答复:一般习俗是父母送彩礼,也是父母代收彩礼,故将当事人父母列为共同被告是适当的。

婚约财产纠纷案件,原则上以婚约双方当事人作为诉讼主体。但在实际生活中,彩礼的给付人和接受人并非仅限于男女双方,还可能包括男女双方的父母和亲属,这些人都可能成为返还彩礼诉讼的当事人。但是,可以作为诉讼主体并不一定意味着是承担责任的主体,在有证据证明女方将接受的彩礼交付给父母、近亲属,或用于家庭共同生活的,可以判决女方的父母或者近亲属在相应的范围内共同承担责任。

什么情况下彩礼可以要求返还?

闪婚闪离,彩礼需退还吗?

有关司法解释明确规定三种情形下,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一是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

二是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

三是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

司法解释虽然明确规定了这三种应当返还彩礼的情形,但是并没有限制其他情形下可以返还彩礼,就是说,除了司法解释规定的三种返还彩礼的情形,还存在其他情形,即可以酌情确定是否返还以及返还的具体数额。比如2020年8月份河南省商丘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关于审理婚约财产纠纷案件的裁判指引(试行)》,其中对于彩礼返还的比例作出了明确的参考标准。

“总的来说,在判断彩礼是否返还、返还数额上,要充分考量男女双方是否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共同生活时间的长短、婚前交往时间的长短、彩礼的数额与家庭收入水平、是否生育子女、子女由谁抚养、双方未缔结婚姻关系或离婚的原因和过错、当地风俗、彩礼使用情况等多种因素,由法官对案情进行综合的整体把握。”李静说。

什么样的行为属于“骗婚”?

法律规定上是没有“骗婚”一词的,一般大众认为骗婚是指以婚姻为诱饵,诈取他人财物的行为,其实是属于诈骗的一种形式。实践中,男女双方领取了结婚证,如果只是女方家庭意识淡薄,对婚姻不负责任等,导致两人无法共同生活的,不宜定性为诈骗。

但是对于索要彩礼后失踪、离家出走的,索要彩礼后与他人同居的,或者短期内多次婚嫁的,要注意甄别是否涉嫌诈骗犯罪。即使不构成诈骗犯罪,存在上述情形的,在确定彩礼返还时,法院也会给予足够的价值评判。如果认定女方的确是以索要彩礼为目的,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涉嫌诈骗犯罪的,人民法院会将犯罪线索移送公安机关处理。(兰萃)

新闻推荐

同心防疫打疫苗

假日新模式五一也接种5月初正是春未远、夏将至的时节,八大湖街道“接种新冠疫苗,共筑免疫长城”行动正如火如荼地推进中...

山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山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关于彩礼的那些事,这次都说清楚了)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