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讯 在中国独有的政治文化中,国家领导人在任时公务繁重,交出权柄以后,他们渐渐淡出公众视野,却也可以“回归自己”,像普通百姓一样含饴弄孙、颐养天年。
不问政事安享晚年
1993年3月底,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的万里从岗位上退了下来,此时他77岁。淡出政坛的万里保持着一种平和的心态,过着平常的生活。离休后的万里对自己的要求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问事、不管事、不惹事。 ”
退休后不问政事,安享天伦之乐也是田纪云的理念。 2003年退休之后,他说:“领导干部退休,关键是要‘休\’。 ”他曾这样说:“年轻的时候努力、拼搏,而到老了,我们要给自己留一点时间,不要走从学校大门出来进单位、从单位门出来进医院、出了医院的门就去八宝山的路。 ”
退休后赚的稿费除了给工作人员发点慰问金外,田纪云全部捐献给老家山东省肥城市做了教育基金。他的其他积蓄也大部分捐献给了夫人的老家山东省菏泽市用来建立希望小学。
老来得闲发展爱好
据万里之子万伯翱撰写的回忆性文章所讲,万里退休后的生活很有规律。每周的活动可归纳为“三打、两看、一接见”,即打桥牌、打网球、打高尔夫球,看文件、看报纸和接见客人。这样一周下来活动安排得满满的,生活充实而有节奏。他打网球的历史是从山东曲阜师范学校上学时开始的。一静(桥牌)一动(网球)成了他健身的法宝。
退休后,万里长期坚持每周打一到三次网球,看着他充满活力地在场上跑动击球,你很难想象这是一位耄耋老人。田纪云一直有收藏书画作品的爱好,最近他把自己的藏品捐给了中国美术馆。不过,田纪云留下了两幅字——那是有“共和国红色掌柜”之称的陈云写给他的,一幅是鲁迅的诗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另一幅是“雏凤清于老凤声”。 (康琴)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付生通讯员于明鹏郭雅靖年初一下午六点,...
肥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肥城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