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马林峰赵欣波通讯员黄原张强强)仲春时节,绵绵细雨浇灌着高新区新城街道“三次创业”的热情。记者在一个个重点项目建设现场看到,旧村破屋已经拆除,大项目、好项目描绘着美好的发展愿景。今年以来,新城街道以经济发展、社会治理、民生改善三大中心任务为抓手,大力推行项目拉动、城区带动、片区联动,精准发力抓点、带线、促面,全力打造经济实力更强、发展环境更优、城乡环境更美、幸福指数更高的现代化中心城区。
新常态呼唤新作为,新城街道将“新作为”瞄准经济发展、社会治理、民生改善3个方面。经济发展方面,以5个村改居社区为主战场,梯次推进华大基因等重点项目,集中突破旧村改造项目,大力发展股份合作社项目。社会治理方面,深入推进社区服务能力建设,在去年已建成10个社区党委的基础上,今年进一步细分社区服务网格,再增设13个社区党委,满足社区精细化管理需要,为实现“一社一居”打好基础;推动居民小区全部成立业主委员会,搞好薄弱小区管理改造和老旧小区提升。全面开展“政社互动”试点,构建“政府依法施政、社区依法管理、居民依法参与”的良性互动机制。民生改善方面,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实施8条总长15公里的社区道路建设工程和11个安置小区绿化、亮化、净化提升工程;尽快启动9处文体场所建设工程,努力打造功能完善、配套均衡的城市化社区范例。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加大对乱搭乱建、乱扔乱倒、乱种乱植整治,重点道路巡查清理和门头牌匾规范治理力度,完善环境卫生定期观摩、责任部门日常巡查等长效管理机制,推动促进各社区加大环境整治力度。推进集贸市场建设,规范便民摊点群秩序,做好集贸市场道路硬化等配套工作,营造集贸市场新秩序。推进文化和教育建设,加快凤凰学校、樱前学校、盛世学校、大观学校等校舍工程建设,探索居家养老、日间照料等新型服务模式,开展“好婆婆好媳妇”、“五好家庭”、“文明楼院”、“十佳老人”等100场群众文化活动。狠抓安全生产,成立街道统一管理的应急队伍,完善重大突发事件处置预案,努力营造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良好氛围。
推进就业和社会保障,构筑覆盖城乡医疗、养老的社会保障体系。
新阶段需要新干劲,新城街道以斗志昂扬的干劲、务实亲民的作风,投入到民事工作、企业发展、后进班子整顿、信访维稳、城市社区管理和督查考核6条线的工作中,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动力、活力和推力。机关干部纷纷下基层、进社区、入企业,搞调研、抓服务,有序推进辖区284家工业、4334家生产经营型企业、8493家经济活动单位的企业发展服务工作。为调动工作积极性和重点工作开展力度,街道以部门为单位,对6项重点工作分别落实了责任部门和街道领导包靠制度,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成效。
新局面源自新思路,新城街道积极创新思路举措,深处着力、精准发力,将工作的重点下沉到社区,以社区党委、街道站所和上属部门为载体着力抓好25个点,即在25个城市社区实施精细化管理服务,彻底解决服务盲区。按照项目分布和年度工作重点,对各个点逐一量化了工作任务,同时实施周调度、月通报、季点评的工作机制,定期邀请党工委、管委会领导和区直部门负责人对工作情况进行现场观摩点评,全力加快推进项目建设。
新闻推荐
...
肥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肥城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