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城市依法治村工作开展以来,该市司法局以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为抓手,以普法为先导,治理为根本,做实“六个一”工程,普治并举、多措并施,有力推进了该市村级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形成了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纠纷靠法的法治氛围,有效推动了依法治村工作进程。现如今,走在桃都乡村的每个角落,处处都能感受到一股清新的法治之风扑面而来,依法治村理念正如春风细雨般润入百姓心田。
做实“六个一”
筑牢依法治村阵地
今年以来,肥城市司法局大力推进农村普法服务“六个一”活动,即每个镇街设立一处法治宣传服务站,每个村设立一个法治文化宣传栏、明确一名法治宣传员、聘请一名法律顾问、依托农家书屋建立一处法律文化图书角,每个家庭明确一名法律明白人,保证农民学法有人讲、有书看,遇到法律问题有交流讨论的场所。
截至目前,该市15个镇街区80%的村居建立了法治文化宣传栏,有农家书屋的村均已建立了法律图书角,营造了“出门有法、抬头见法、办事依法”的浓厚法治氛围。
同时,该局还大力推行“一村一名法律顾问工程”,3月底,肥城市基本实现了“一村一名法律顾问”全覆盖。“以前在工作上,我们对一些法律知识一知半解,走了很多弯路。现如今,有法律顾问为村里重大经济活动做法律咨询,有效规避了法律风险,我们村的经济发展再也没有了后顾之忧。”钱兴隆村支部书记感慨地说。
普法全覆盖
依法治村深入人心
“手拉手参与法治建设、心连心共建幸福家园”“人生行万里法律记心间”……走进新城办事处赵庄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鲜明的法治宣传标语,迎接着众人的到来。
据了解,墙面上的这些标语,与当地村民的生活息息相关。许多都是群众自发从网络、书籍上找的,都是耳熟能详的名言警句或法律条文,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画了出来。大家在把这些标语画在墙上的同时,也将其深深印在了心底。
创新宣传形式,丰富宣传载体,突出重点人群普法,实现普法宣传全覆盖,是肥城市司法局扎实推进依法治村工作的亮点之一。
抓住关键时段普法。充分利用农闲时节、传统节日期间等有利时机,组织开展“送法下乡”和“法治赶年集”活动。通过发法治宣传单、法治日历挂图、法治图书、提供现场法律咨询等形式宣传与农村群众生产生活相关的法律知识。目前,已在该市各镇街举办各类集中普法活动55场,受到了群众的欢迎,为扎实推进依法治村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创新普法形式和载体。该局4月份开展“依法治村法律进桃花园”活动,桃花节开幕当天在刘台风景区售票广场,组织有普法任务的部门到现场进行集中法律宣传活动,印制新版宣传材料,重点进行依法治村内容的宣传;打造桃花沟普法走廊,沿途设置永久性普法宣传牌60余块;组织编印符合农村特点、通俗易懂的《普法通俗漫画读本》,在普法现场发放。
突出重点人群普法。该局将普法的重点放在了村“两委”干部和村支部书记身上。围绕重点人群着力开展普法宣讲活动,在该市法律服务人员中遴选了18名普法宣讲员,在各镇街开展了巡回式普法宣讲。同时,借该市培训村“两委”干部的时机,组织市检察院、市经管办等部门的专家,围绕如何依法治村加强规范管理进行全方面的讲解指导,实现了对2700多名村“两委”班子成员的集中培训。
创建“示范村”
依法治村有“准绳”
“自从农村普法宣传走进我们村以来,村里的干部依法治村,村民的法律意识增强了,矛盾纠纷减少了,大家心往一块儿使,都琢磨着怎样致富奔小康,仅合作社每年就为村集体增收20万元。”新城办事处孙庄村党支部书记激动地说。
孙庄村作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以村规民约推进法治村庄,打造民主法治升级版,实现“案发少、秩序好、群众满意”的目标,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近年来,肥城市镇村依法治理工作成效明显,涌现出了一批村级组织健全、管理规范、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有章可循、社会治安良好的民主法治示范典型。目前,该市民主法治示范村达到了109个,其中国家级2个、省级9个、泰安市级98个。为更好地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依法治村进程,肥城市司法局以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为抓手,制定了详细的创建标准和考核细则,大力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评选活动,以点带面打牢基层基础。自4月下旬起,该局将开展肥城市“民主法治示范村”推荐评选活动,计划上半年评选验收肥城市民主法治示范村100个。
□通讯员 张长青
新闻推荐
本报4月17日讯(记者 秦承娇)每一天销售的肉来自谁家,酒水产自哪里,是否购进添加剂……这些内容将在全市餐饮服务环节中建立档案,市民通过查档即可了解自己消费的内容是否安全。记者从...
肥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肥城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