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新闻 新泰新闻 肥城新闻 宁阳新闻 东平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泰安市 > 肥城新闻 > 正文

肥城市安驾庄镇***拔穷根

来源:大众日报 2016-05-25 12:09   https://www.yybnet.net/

□江玉宝聂兵颜楚楚

打赢脱贫攻坚战,关键在***、精准脱贫。肥城市安驾庄镇在精准识贫的基础上,坚持“精准式、开发式、参与式”扶贫相结合,抓住产业扶贫这一“牛鼻子”,“一村一业”,激活“造血”功能;以整村推进为抓手,调整升级贫困村产业结构,创出了“产业带项目、产业促增收”的扶贫新模式。

“坚持因村因人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规划出扶贫脱贫路线图和时间表;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2018年前,全镇贫困人口提前实现脱贫。”镇党委书记荆文忠表示。

“光伏扶贫”让贫困户坐享阳光红利

通过填表、入户调查、公示等环节精准识别,安驾庄镇确定扶贫对象:全镇4个省级贫困村、4个泰安市级贫困村,建档在册贫困户1334户、2708人。

如何推进8个贫困村整村脱贫,安驾庄镇首选“光伏扶贫”。将发展分布式光伏从规划到建设、发电、并网的路径厘清,考虑到贫困户的动态变化,创新出村集体、贫困户“双向持股、以户为主、依股分红”的效益分成模式,让集体、贫困户持续双增收。

省级贫困村陈埠村是回汉民族聚居村,有贫困户89户,占全村户数的1/3以上;主导产业为粮食种植,增收模式单一。该村对上争取扶贫资金20万元,对接星远光伏公司,利用村委大院空闲地和幸福院屋顶,安装23KW光伏发电系统。采取村集体和贫困户“双向持股”,贫困户持股70%;发电并网后,集体年可增收4万元,贫困户户均增收1000元。现已完成锁鲁城、小龙等3个省级贫困村的首批建设试点,其余5个贫困村的入网手续已办妥。

在用足用好上级产业扶贫政策的同时,该镇还动员在外经商的大户、能人投资参与“光伏扶贫”。夏辉村争取在外人员投资,为全村49个贫困户每户安装3KW的分布式光伏,并网发电后,户均年增收4300元。其余32个村、56户贫困户正在进行实地勘测,办理立项手续。

“利用空地、平房、荒坡发展光伏扶贫是一条集产业扶贫、生态发展和清洁能源建设扶贫于一体的新路子,不仅投资风险小、利润可观,而且未来10年、20年甚至更长时期让贫困户月月有收入、年年有经济来源。”荆文忠说,“建设在村集体的空置地上,由村集体将‘光伏红利\’优先分配给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有劳动能力的则以安置就业脱贫为主,对已脱贫的可有效实施退出机制,让扶贫更精准。”

三产融合创特色产业扶贫新模式

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做好特色文章,通过探索不同的产业扶贫模式,把贫困群众纳入产业化经营链条,使安驾庄镇“一村一业”产业扶贫抓到点上、扶到根上。

来到东赵村产业扶贫点——玫瑰花种植基地,看到红色的玫瑰花由村民采摘后,就地送至太阳能烘干房,分拣烘干制茶,装瓶后通过电商销往全国各地,实现了基地种植、地头烘干、订单走货“一条龙”作业。

该村先后发展种植玫瑰800亩、菊花400亩、金银花200亩,延长产业链条,投资新建太阳能烘干房,新上鲜花干燥制茶项目。产业由原先“单季种”变成了现在的“四季烘”,实现了基地“四季有产业、长年有活干”。

“由村支部牵头,将部分贫困户的土地通过土地流转,实行捆绑式经营;贫困户在拿到每年850元/亩流转金的同时,到基地打工,每天四五十元工资,双份收入保障贫困户从根上脱贫。”东赵村党支部书记王金奎介绍。

这一“支部+基地+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模式,实现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安置近20户贫困户就业。同样由党支部领办扶贫产业的蔡家颜子村,成立地龙农机合作社,为当地农民提供粮食产、收、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全村5家贫困户都有人在这里打工,人均月收入1600元左右。

用“双赢”调动企业参与扶贫的积极性,形成“龙头企业+”的扶贫新模式。由安东食品公司提供选种、育苗、销售全包服务,王颜子村发展500亩有机芦笋,20余户贫困户基地务工,成了产业工人。同时,企业有了规模化、标准化种植基地,村集体年增收5万元。正东村与立华养殖公司合作,引进肉鸡养殖项目,公司提供鸡苗,免费防疫,统一收购,由贫困户管理养殖,每只成鸡可提养殖服务费2元。受益于该模式,贫困户桑焕美在村集体帮助建设大棚养鸡脱贫后,自己又扩建一棚,不仅自己年增收10万余元,还安置本村贫困人口10余人在此打工,实现脱贫连锁效应。

与此同时,借力互联网,发展“电商扶贫”,推动贫困户网上就业。通过走访一批电商潜在从业者,重点摸清有条件、有能力、有意向的贫困村、贫困户数,借助阿里巴巴集团“千县万村”计划,发展电子商务。已确定西岭村建设村级淘宝服务站,针对当地特色农产品,实行线上代卖,带动贫困村发展特色产业。对部分贫困户,组织开展电商培训,给予运营、美工、销售等全程服务指导,促其创业脱贫。

就业扶贫增强贫困户“造血”功能

对于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安驾庄镇采取“一人一法”、“一户一策”,搭台送岗推进“就业扶贫”,增强贫困户的自我“造血功能”。

积极发展适合留守老人、妇女等闲散劳动力从事的家庭手工业,努力发掘贫困人口劳动力资源优势。鼓励各村盘活闲置资产,用好用活现有资源,发展扶贫微项目、小产业,引导规模企业在贫困村或贫困户设立代工点,发展扶贫就业点40余个。海阳纺织根据贫困户的年龄结构、技能状况、文化程度等提供各类岗位100个,并“送岗上门”,在贫困村设立代工点,实现村集体、贫困户双增收。南辛庄、锁鲁城、陈埠等贫困村改造利用村内闲置房屋,代理海阳纺织、安东食品等企业部分业务,新上电子产品装配、有机蔬菜初加工、衣帽缝扣等项目,让300余户贫困人口“家门口”就业。

利用安驾庄镇是“建安之乡”,从事建筑安装行业居多的资源优势,发展劳务经济,开展智力、技能扶贫,转移劳动力就业。针对部分务工人员低技多劳、待遇差、工资无保障等问题,该镇依托显通、四方两大建筑龙头企业,开设专岗专课、技能培训;引导公司与务工人员签订劳动合同,通过定岗就业、挂靠公司务工,实现“长年有活干、待遇有保障”。

“只有把产业扶贫的平台做大,才能真正地实现脱贫发展。”这已成为安驾庄镇党委政府的共识,也趟出了基层扶贫脱贫的新路子。

新闻推荐

第二届创新教育节举办

□孙松波王涛报道本报肥城讯6月18日至19日,山东省第二届创新教育节在肥城市实验小学桃花源校区举行。会议围绕“技术改变教育”主题,进行了经验交流,区域、名校论坛,展示分享,专家讲座...

肥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肥城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肥城市安驾庄镇***拔穷根)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