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8月8日讯(通讯员 聂兵 颜楚楚)原粮出售一直以来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而在肥城市安庄镇蔡颜子村地龙农机合作社,将原粮去皮磨芯,运用新型技术加工成粉,成为农业新型经营业态,走出了一条科技创新、链条完整、效益明显的现代“卖粮路”。
走进蔡颜子村地龙农机合作社石磨面粉深加工生产车间,浓郁的麦香扑面而来。车间内,六组采用科学勾槽的石质磨盘在旋转电机的带动下匀速运转,将小麦原粮脱皮留芯、研磨成粉。
“我们这个石磨面粉加工生产线最大的特点就是精研细磨。仅小麦清洗这一项就有吸铁、去石、纯净水清选等十几道工序。在制粉环节,充分发挥机头、石磨两种设备的功能,实现了皮芯分开、去皮磨芯。经过石磨加工出来的面粉品质好、麦香浓、口感佳、附加值高,深受市场青睐。”机组技术工程师谷传厚介绍说。
以“芯”为媒,用心生产,麦芯制粉新产业成功将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模式嫁接到传统农业生产中,迈出了现代理念引领农业、现代技术改造农业、现代科技提升农业的步伐,极大延展了农业生产链条,提高了农业综合竞争力。
“石磨面粉深加工是推动农业产业全链条化的重要一步。目前该项目已正式投产运营,结合我们地龙农机合作社的农机全套服务、粮食烘干机组,真正实现了粮食从播种到收割、从烘干到加工全过程的产业化、链条化。下一步我们将创新流通方式和流通业态,完善精磨面粉、品牌面粉等农产品的流通骨干网络,推进各种形式的对接直销,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互促发展。”蔡颜子地龙农机合作社理事长汪西军告诉笔者。
由于石磨面粉在低速研磨、低温加工的环境下生产,能够完整地保留小麦中淀粉、蛋白质、维生素等活性物质和营养元素,使消费者不仅能品尝到原汁原味的麦香面粉,而且能调节人体代谢平衡,达到绿色饮食、健康养生的目的。据了解,地龙农机合作社石磨面粉深加工项目每天可加工小麦2000余斤,出粉1600余斤,按目前市场行情计算,每天可实现销售收入6000余元,收益相较原粮零售收入提升了三倍以上。
新闻推荐
作者:钱欢青时报讯 (记者钱欢青)11月11日,由山东省摄影家协会、山东省高校摄影协会、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主办的“我的村子”――― 刘磊纪实摄影展在山东博物馆开幕。“我的村子”――― ...
肥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肥城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