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8月8日讯(通讯员 刘晓)机梭声节奏欢快,纺织工们笑声爽朗、脚步轻盈,在肥城市安站镇河套洼村村部东侧,260平方米的厂房里一片忙碌的景象。“自从我们村这个纺织加工项目投产运营后,工人们有了收入,我们贫困户也有了分红,这让四邻八舍都尝到了甜头!”站在厂房门口,村民韩承亮激动地说。
与河套洼村一样,在镇村两级的共同努力下,安站镇的每个贫困村都量身定做了适合自己的扶贫项目。今年以来,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安站镇深入分析镇情实际,积极走好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的新路子,以“钉钉子”的精神,稳扎稳打,步步推进,为扶贫攻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助推***。
服务引领
牵线龙头企业开展***
在康顿生态农业基地,笔者看到,来自牛庄村的十几名村民已正式上岗,他们有的在打草,有的正跟随技术人员学习种植技能和管理技术,忙得不亦乐乎。据了解,该公司于2014年落户安站,在镇党委、政府的牵头下加入产业扶贫的行列,发挥企业优势,带动村民脱贫致富。
“我们在荒山上建基地,最大的难题就是基础条件太差,镇党委、政府积极帮我们协调相关事宜,很快帮我们解决了难题。”山东康顿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孙宇勇说,落户之后,镇党委、政府为企业宣传、牵头,并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了水、路、电、土地等问题。除了完善基础设施,安站镇党委、政府还对项目进行跟踪配套,协调相关部门,争取产业扶持项目资金,强化技术指导。企业将与周边的大董村、黄土岭村、牛庄村的贫困户签订帮扶协议,向具备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员提供就业岗位,在扩大企业规模的同时,发挥康顿农业的品牌优势,免费向贫困户提供农药物资和管理技术,带动其种植果树,让贫困户受益。
安站镇在扶贫攻坚工作中,拓宽发展思路,坚持“企业+基地+农户”模式,截至目前,像康顿生态农业公司一样的扶贫企业已达到十几家,逐渐走出了一条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路子。
完善机制
抓班子强队伍筑牢战斗堡垒
一个支部,就是一座战斗“堡垒”。安站镇以支部建设为核心、以班子建设为重点,夯实基层党建基础工程,通过抓班子带队伍,抓党建促扶贫,不断加快贫困村脱贫致富步伐。
7月底,肥城供电部门在牛庄村“两委”干部的陪同下完成对该村光伏扶贫项目相关事项的实地勘察,这是该村继景奇核桃林、民宿旅游之后的又一项扶贫项目。“在村部大院和闲置土地上铺设光伏板,这个项目我们村‘两委\’班子和‘第一书记\’没少讨论,现在项目终于落地投产,并网发电后每年增收6万元左右。”牛庄村村干部高兴地说。牛庄村是省级贫困村,村“两委”班子在上级领导的帮助指导下,结合村级班子集中整顿活动,不断加强自身素质,夯实班子基础,完善管理机制,抓班子带队伍,抓结对强帮扶,走街串巷服务群众,帮助群众脱贫致富。
据了解,该镇深入开展班子集中整顿、考核,并将工作落实和党员群众满意度作为评价的重要标准,强化考核奖惩。强化对村干部的值班管理,通过科学合理搭配村“两委”班子,加强班子建设,着力抓好党建扶贫机制。全镇11个党总支,71个党支部,现如今,排查出的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已实现“第一书”记全覆盖,驻村干部帮扶、部门帮扶与村干部相结合,落实责任,筑牢堡垒,不断夯实党建基础。
新闻推荐
据《齐鲁晚报》报道,20日下午4点40分左右,肥城市老城镇济兖路北关村路段,两轿车发生碰撞,一驾驶员被困驾驶室。起火瞬间,另一辆事故车上的市民,急忙将伤者从驾驶室救出,避免了事态的恶化。围观者...
肥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肥城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