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新区新城街道西鲍庄村有一处小石桥,这处小石桥上的板材竟然都是用历史久远的墓碑、节孝牌坊等古碑铺成,并且它们的年代也相差很远,历史最久远的墓碑距今已300多年的历史。7月24日,市民蔡先生无意发现了这处小石桥。
当日上午,在市民蔡先生的带领下,记者来到高新区健康东街与潍县中路交叉口以南的路东侧。在一条近乎干涸的小河上,记者发现了小石桥。石桥长约8米,宽约2米,高约1米。
在桥头的两侧,记者看到铺有一块块青石板。走上桥面,记者发现,石板上有很多字,虽然大部分字都已风化,但仍有的字迹非常清晰。记者细数了一下,此处石桥上总共有15块墓碑、节孝牌坊碑,每块石碑长约1.5米,宽约60厘米,字体都是非常工整的楷体。在其中一块墓碑上写有“万古遗迹清故考讳养德妣张氏刘公之墓康熙三十九年”字样,“这碑距今300多年历史了。”蔡先生说。
这些碑的年代本身都相差很远,更让人感到奇怪的是,在桥面上还有一块碑,上写“建桥碑记康熙四十二年”。“如果是康熙四十二年建的这座桥,怎么上面的墓碑有光绪、宣统等年间的呢?这太不可思议了。”蔡先生纳闷地对记者说。
得知记者前来采访小石桥的事,西鲍庄村74岁的刘孟文老人侃侃而谈。他说,西鲍庄早年间没有公墓,村民们都是在村里四处找地埋葬死者、为其设立墓碑,并且他们村里确实有一片贞节牌坊。
1951年时,洪水泛滥成灾,村里改造河道时决定修桥,但由于当时村里没有什么钱,也没有什么材料可以修桥,于是村民们就把一些年岁久了的墓碑、牌坊之类的碑从各处找来,然后建起了这座石桥。“看这里,都写着建桥时间。”在老人的指引下,记者才在小石桥西侧下方的碑底部看到了“公历1952年五月建”字样。
记者提出,为何桥面上有一块康熙42年的“建桥碑记”?老人仔细看过后,对记者说,这块碑原先曾在他们西鲍庄村与东鲍庄村搭界的一处小石桥上设立,那处小石桥名为“逍遥桥”,此桥确为康熙四十二年所建,但那处桥现在早已不存在了。听到老人说到这些,记者与蔡先生才恍然大悟。
老人说,这座小石桥建起后,方便了村民们出行,他们村南曾有一处“南门”,村民们以前都从“南门”出村后直接行至小石桥,从小石桥通行到马路上。“但后来有人就把南门给堵了,这十多年来,就很少有人再从石桥走了。”
采访中,村民也希望相关部门能够保护这处小石桥,毕竟这些小石桥上的墓碑距今有的已300多年的历史了。
文/图本报记者刘晓梅
新闻推荐
10月20日,在高新区新城街道玉龙社区,六对夫妻正在拍摄婚纱照。为迎接重阳节,社区开展了“温馨浪漫重阳节金婚婚纱免费拍”的活动,邀请专业摄影师为四对金婚夫妻和两对银婚夫妻拍摄婚纱照...
肥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肥城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