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平一次性投入资金1.16亿元,在泰安市率先完成了“天网工程”建设任务,19个监控平台、24个治安卡口、42个电子警察和8000多个监控遍布全县,实现了县乡村三级视频监控全覆盖和县乡与社会资源三大平台的无缝隙融入,给群众筑起了一道坚实的“平安墙”。
“平安就是第一民生,实施天眼、巡检、灯闪工程,就是要坚持打击与防范相结合、整治与管理相结合,实现社会治安的根本性好转,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为全县加快发展、加速崛起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东平县委书记赵德健说。
今年以来,东平县以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为目标,构建了立体化、全天候、全覆盖的治安防范体系,提高见警率、管控率和现行抓获率,全县呈现出案件持续下降、打击力度持续提升、治安秩序持续平稳的良好局面,“平安东平”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有了这些监控,犯罪分子的违法行为就能够被记录下来,如果受害者当时报案,公安人员就能顺着监控中的逃跑路线立刻围追。”东平综治办负责人说,8000多个高清晰的监控就是8000多只眼睛,全天候紧紧盯着犯罪分子的不法行为,对其产生震慑作用。
在“天眼”工程建设中,东平细化、量化县、乡、村三级任务,明确责任人,倒排工期,挂图作战,一天一调度,一周一通报,确保质量加快进度。在抓好建设的同时,建立了资金保障、人员保障、应用管理和资源共享4个机制,保证长期发挥作用。“天眼”工程从施工到投入使用,仅仅用了4个月的时间。如今,在该县的村居社区、街头巷尾、主干道路等,随处都能看到安装在水泥杆、房檐上的摄像头。
“一旦发生重大警情,街上所有巡逻的警力在110指挥中心统一调度下,就近迅速集结,使分散的警力随时联动成为一张收放自如的‘天网\’,实现了执法效益最大化,形成了防范打击违法犯罪的强大合力。”该县公安局负责人介绍,他们按照“扁平化指挥、网格化巡逻”的要求,实施全方位“巡检”工程。
东平以城区为核心,对划分的5大巡防区,实施昼夜巡防,实现了巡防组控面,特巡警大队、便衣侦查队巡线,交管大队、治安大队设点,形成了“点、线、面”立体布警、全时流动、无缝对接的合成化巡防格局。同时,该县坚持在农村开展群防群治,根据村居的地理特点、人口数量及治安形势等,建起4—6人的巡防队伍,并做到人员配备、物质装备、管理制度、经费保障、巡防措施“五到位”。
有警出警,无警巡逻。该县针对街面、路面和室外治安案件多发的实际,大力实施“灯闪”工程,全县公、检、法、司各部门的警车上路一律亮警灯,并适时选择重要路口停放,让人民群众能够经常见警察、见警车、见警灯。
为确保“灯闪”工程的顺利开展,该县政法部门想方设法从工作经费、警务装备、警力配备上给予充分保障,对每辆警车都统一配备必要的警械,并对使用单警装备的民警进行轮训,有效地提高了处置各类警情的能力。“灯闪”工程实施以来,该县共出动警力8.42万余人次,警车2.1万余台次,受理处置各类警情2.1万余起,救助、服务群众1300余人次;社会面抢劫下降了50%,抢夺案件同比下降28.57%,伤害、打架斗殴等侵犯人身权利案件也大幅下降。
该县通过“天网工程”抓获犯罪嫌疑人115名,破获刑事案件240余起,刑事案件同比下降17.6%,重大交通事故同比下降18%,“两抢一盗”、诈骗等侵财犯罪同比下降26%,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大幅度提高。
□特约记者 赵东海 通讯员 颜丙环
新闻推荐
本报3月18日讯(记者 辛启)15日,以“向党学智慧、践行中国梦”为主题的非公经济大讲堂开课。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滕先森,市政协副主席、市工商联主席王淑玲出席活动。 非公有制经济是...
泰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泰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