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5月13日讯(通讯员 闫霞 韩冬)近日,岱岳区人民法院依法公开开庭审理了一起聋哑人犯罪案件。庭审中,法院特别为被告人邀请了专业手语翻译作现场同步翻译,充分保障了聋哑被告人这一特殊群体的合法权利。
被告人邢某系泰安人,2014年5月7日,岱岳区人民检察院以被告人邢某涉嫌抢劫罪向岱岳区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在审理过程中,法院特地邀请了泰安市聋哑学校手语教师孙老师出庭为被告人翻译。在手语翻译的协助下,法官、公诉人、辩护人与被告人在庭审中克服了语言交流的障碍,实现了更加流畅的沟通,让被告人在接受审判中感受到法制的温度,认罪伏法,改过自新。法院在依法审理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障了残疾犯罪嫌疑人的权利,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也传递了一种正能量,希望他们认真改造,重新回归并融入社会,实现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新闻推荐
本报5月14日讯(通讯员 彭观来)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机动车销售数量持续增长,而现行的车辆购置税征纳方式是纳税人自行到国税部门办税服务厅申报缴纳,由于车辆经销商与办...
泰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泰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