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迎春学校坚持为学生幸福人生奠基,通过实施幸福德育、构建幸福课程、打造幸福课堂、培养幸福教师、培育幸福学生,让幸福教育之花馨香满园。
扎根沃土,夯实“幸福教育”之基
学校结合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旨在统一思想、凝心聚力,找准实施“幸福教育”的立足点、增长点和发力点。在全体教职工中开展关于“幸福教育”的问卷调查,为实施“幸福教育”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开展“教师身边的幸福教育故事”汇报交流活动,进一步唤醒每一名教育工作者为师从教的职业幸福感和荣耀感,激发潜心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开展“学生理想中的幸福教育”演讲征文活动,让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教师”形象、描绘“理想校园”蓝图、表达“幸福班级”需求和对“幸福课堂”的呼唤,为广大教师有的放矢实施“幸福教育”提供依据。在“幸福教育”教师论坛中,老师们围绕幸福教师、幸福课堂、幸福班级及幸福课程,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和切身体验畅谈对“幸福教育”的理解和看法,碰撞思想,点燃激情。
根正苗壮,锻造“幸福教育”之骨
学校以实施“有效德育”为突破口,以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为总抓手,以“四学会”校本课程为载体,以丰富多彩的实践体验活动为主要形式,扎实开展“四学会”育人工程。先后组织开展了“幸福教育寒假行”作业综合展示活动、“学雷锋”活动月、读书节(月)、安全教育周、法制教育周、“我与小树共成长”爱绿护绿行动、清明节祭扫革命烈士墓活动、“四学会”体验式主题班会课展示活动、“我的班旗我设计”、特色幸福班级创建成果展示活动等,表彰命名了首批8个特色星级班级。学校着力深化课程改革,大力加强课程建设,积极构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个性化校本课程和特色化社团综合活动课程相衔接融合的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围绕“学科拓展、文学素养、体育健身、书画工艺、器乐舞蹈”等门类、构建了以丰富多彩的社团、兴趣小组为依托的综合实践校本特色课程,35个社团兴趣小组做到了“时间、人员、课程内容、辅导教师、活动效果”五落实,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学校将2013年确定为“‘四环节’课堂改革深化推进年”,采取“典型引领,骨干带动,管理推动,全面推进”的策略,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修订完善“四环节”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转变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将学生在课堂中的自主互助学习和主体主动体验作为“四环节”幸福课堂评价的核心指标。学校精心组织开展“三层次”讲评课活动,15名教师参加区优质课、创新课评比均获一等奖。目前,学校全员达标提升课活动正井然有序开展,参加听评课的学校领导及任课教师达500多人次,进一步浓厚了课改研究氛围。
花开满园,洋溢“幸福教育”馨香
学校紧紧围绕“会教书、会育人、会研究、会生活”四会教师发展目标,深入推进教师队伍建设“五项工程”,修师德、正师风、练师能、树师表,不断提升教师师德素养和能力本领。“幸福德育”以其入脑入心的指导训练和丰富多彩的实践体验活动,促进了学生品行人格的提升;“幸福课程”的构建,学校“四节两活动”(“体育节”、“读书节”、“科技节”、“艺术节”,大课间特色体育活动、社团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活动),满足了不同学生的成长需求,真正让学生在个性化课程设置和多彩实践活动中感受快乐、幸福成长;“幸福课堂”充分体现了“以学为主,先学后教,以教导学”,“只有学得精彩,才是真正精彩”的理念,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体验收获知识的快乐和成长的幸福;“幸福班级”的构建,让学生产生高度的归属感和幸福感,让个性与潜能在生动和谐的班级文化中得到充分释放和发展。“幸福教育”不仅培育了积极向上、阳光快乐的迎春“幸福学生”,同时也培养了拥有健康、向上、雅趣生活方式,有着职业满足感、工作乐趣感和身心轻松感的迎春“幸福教师。
通讯员 刘金燕
新闻推荐
本报9月10日讯(见习记者 毕凤玲)今天上午,省金融办党组书记、主任李永健一行三人来泰安调研民间资本公司运转工作情况,副市长白雪梅陪同活动。 李永健一行先后到同泰兴民间资本管理...
泰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泰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