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冬季,气候干燥,不少人把牙龈出血、肿痛、口臭误认为“上火”,根本不当回事。殊不知,这些“小毛小病”其实是危害口腔健康的“元凶”——牙周病的典型症状,如果不注意,可导致成年人失牙,甚至影响全身健康。
市口腔医院牙周黏膜科专家介绍,牙周病在人群中发病率很高,危害很大。它不像龋病,受累的只是一颗牙或几颗牙。牙周病到晚期,会导致多颗牙、甚至满口牙脱落。许多人认识不到它的严重性,早期不进行预防和治疗,任其发展,结果人未老牙先掉,吃饭不香甜,健康和生活质量受影响。此外,患有牙周病的人普遍口腔有异味,牙齿不美观,与人交往不愿张口,影响社交活动。牙周病如此猖獗,除了经济原因外,认识不足是一个主要原因。
牙周病关系到全身健康
牙周病不仅导致局部牙齿丧失,损害口腔咀嚼功能系统,还可引起或加重一些全身疾病。研究证实,牙周病与急性心肌梗塞、慢性冠心病、急性或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慢性胃炎等有关,还可引起孕妇早产和低体重儿出生。牙周病与糖尿病关系密切,牙周病会加重糖尿病病情,如果牙周状况控制不好则难以有效降低血糖,引发病情恶化,严重者还会引起各种并发症,成为不可逆行改变,导致病残或死亡。
定期洁牙可防牙周病
洗牙可防牙周病,但如果已经有牙周病,洗牙只是基础治疗,还需做系统治疗。每个成年人的牙齿上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牙石,牙石是牙表面的菌斑及软垢与唾液中的钙盐结合沉积而成,形成后用牙刷不能刷掉,且每时每刻都在刺激牙龈,使牙龈发炎、出血,牙周袋加深,还会压迫牙龈,使牙龈退缩,牙槽骨吸收,是导致牙周病发生发展的主要因素。正常情况下半年左右应洗一次牙。
在市口腔医院,我们看到医生正用一种特殊的仪器给牙周病患者做牙周健康检查。据了解,这种牙周诊断系统能准确探出牙周的深度,直观显示牙槽骨破坏程度。当患者牙周状况差时会有“危险”的语音提示,立即引起患者的重视。正常情况下,牙周龈沟探诊深度不应超过3毫米,而医生所接诊的牙周病患者中有深达10毫米的,就属于重度牙周病,牙齿基本保不住了。
有些人洁牙后会出现“牙缝变宽”的情况,那是因为牙龈已严重退缩,牙根已严重暴露,牙齿已变得松动,牙与牙之间的间隙已变宽,只不过是长时间没有清洗,让结石给堵塞“捆绑”住了。洁牙完毕后,牙龈组织肿胀消失,暴露出已受到损害的牙齿,很多人却误认为是洁牙造成的结果。
知识链接
牙周健康的标准:牙龈不出血,颜色为粉红色,牙龈边缘外形菲薄而紧贴牙面,牙龈乳头充满了牙间隙。质地坚韧。
口腔健康的定义:牙齿清洁、无龋洞、无痛感、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通讯员 李全雁
新闻推荐
国学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文以载道,文以化人。要善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 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方针是...
泰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泰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