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12月28日讯(记者 辛启)目前,全市各类规模生产经营大户达到9353个,家庭农场达到1439家,农业合作社达到5738家,全市规模以上龙头企业达到819家,各类农业农村经营性服务组织达到4644个。泰安市农业经营已逐步由单一的家庭经营向多元经营转变,初步形成以合作经济组织为纽带、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为骨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支撑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截至目前,全市各类规模生产经营大户达到9353个,主要涉及粮食、蔬菜、花卉苗木、林果、养殖等产业。专业大户的不断涌现,促进了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出租方和承租方经济效益的双提高,从而带动了全市农业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作为刚起步的家庭农场,2013年底全市家庭农场达到878家,经营面积7.49万亩。今年以来,泰安市进一步加大扶持培育力度,7月份市农业局推树了10个不同类型的市级示范家庭农场。通过典型带动,极大地促进了家庭农场的快速发展和农村劳动力、技术、资金、资源等要素的互补。前三季度,新增家庭农场561家,达到1439家,注册资金10.7亿元。
在农民合作社发展方面,泰安市合作社数量不断增加,截至前三季度,全市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农民合作社达到5738家,注册资金1991亿元,覆盖20多个特色产业。合作社创办形式实现了多元化,领域从开始的以种养为主,拓展到农机、水利劳务、沼气、生态旅游、农村住房等多个领域。
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对于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现代农业建设和农民就业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全市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819家,国家级、省级、市级重点龙头企业分别达到3家、32家、340家。今年以来,泰安市继续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修订完善了市级农业产业化扶持资金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了支持重点。
如今,泰安市基本形成了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目前,泰安市已建立农技推广机构189家,其中市级12家,县级58家,乡级119家,各类农业农村经营性服务组织达到4644个。
新闻推荐
本报12月30日讯(记者 王国梁)“说实话,最初参加‘相约星期五、温暖你我他\’心灵关爱公益沙龙活动时,我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后来经过系统学习,我发现这项活动使我内心变得强大、家庭...
泰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泰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