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管理工作与广大人民群众日常工作生活密切相关,是各级政府知民情、汇民意的重要渠道,也是提高城市管理和社区管理水平的重要载体。
自1996年起步以来,泰安市的物业管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特别是近几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有关部门共同努力下,泰安市物业管理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涌现出了一批国家示范和省优项目。但目前,泰安市物业管理工作还有一定不足,与先进地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为加强泰城社区物业管理工作,切实改善人居环境,全面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泰安市人民政府于11月17日印发了《关于加强泰城社区物业管理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今后泰安市社区物业管理工作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泰城物业管理要全覆盖
泰安市物业管理工作起步于1996年,经过近20年的努力,“物业管理”这一舶来的管理方式已在泰安市落地生根,融入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工作中。据统计,泰安市有近700个物业管理项目,管理面积近4000万平方米。
物业管理不仅改善了泰安市整体居住环境,也使泰安市城市管理的专业化和社会化程度提高了不少。但我们也应清醒的认识到,泰安市物业管理工作与先进城市相比还有差距,尤其是物业管理覆盖面偏低,仍有很多物业项目没有实施物业管理。为此,市政府在《关于加强泰城社区物业管理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行多种物业管理服务模式,“力争在“十三五”末实现泰城物业管理的全覆盖”。
充分发挥街道、社区的基层优势
物业管理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基础民生工程。要做好物业管理工作,就要充分发挥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社区居委会基层组织优势。《意见》规定,要“将物业管理纳入社区管理体系,实现社区物业管理机构、人员、职责、经费四落实,“市、区、街道(乡、镇)、社区”四级监管体制健全、职责明确、衔接顺畅”,“在街道(乡、镇)、社区加快建立街道(乡、镇)物业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在街道、社区的牵头召集下,形成业主委员会自治管理、物业公司专业服务和街道、社区监督协调的有效监督制约机制,通过物业管理抓硬件、街道社区抓软件,共同做好社区物业管理工作。
因地制宜 合理确定物业管理模式
随着近年来社会经济的发展,许多规划设计科学、配套设施齐全的物业项目拔地而起,为泰安市城市面貌增色不少。与此同时,一些功能设施不全的老旧项目依然存在。据不完全统计,泰安市城区目前有300多个老旧小区,其中有126个小区常年处于无人管理状态。由于项目硬件基础不同,业主经济承受能力不同,对物业管理的需求也有所不同。
《意见》指出,要“在充分尊重业主意愿的基础上,推行以专业化物业服务为主,产权人自行管理和社区服务站管理为辅的多种物业管理服务模式”,其中,新建住宅小区“要通过招投标选聘适宜的物业服务企业进行前期物业管理”。老旧小区可采取三种模式:条件成熟的,落实物业服务企业或社会化服务公司,实施专业的物业管理服务;条件不成熟的,可采取产权人自行管理模式,也可委托给社区居委会成立的物业服务站管理,落实以保洁、绿化、秩序维护为主要内容的基础性服务。
王晶 任珮珮
新闻推荐
本报12月23日讯(通讯员 薛娟 宋庆斌)泰安市物价系统在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积极参与项目建设,为泰安市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随着“建设幸福泰安”战略的实施,泰安市发...
泰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泰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