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1月5日讯(记者 王玲玲)“你带的什么?”“我带了水果还有自己喜欢的图书,你呢?”“我买了些文具,还有小礼物。”……一群孩子在医院门口相互交流着自己的礼品。1月2日,来自泰山学院附属中学的12名学生在老师和家长的陪同下来到泰安市中心医院看望正在住院的小朋友,送上新年礼物。
在一次机缘巧合下,泰山学院附属中学2013级3班的师生听说了“红烛”的事迹——一个社会自发的关爱血管病儿童的爱心组织,而这个组织的发起人之一,正是市中心医院的薛梅。“在听说‘红烛\’这个组织后,班里同学都非常激动,尤其是听到医院里有这样一群需要关爱的白血病患儿,同学们更是积极踊跃地想为住院的小伙伴做点事情,家长们也非常支持孩子的这一善举,也正是在家长的热心帮助下,我们联系上了‘红烛\’的负责人薛梅,得到了医院的支持。”2013级3班班主任王娟老师说。班内同学在得知可以帮助市中心医院的小患儿后自发组织捐款,并在元旦假期里由12名学生代表到院看望小患者,陪他们过一个不一样的新年。
师生们在薛梅的带领下,来到血液内科病房,看望了正在住院的小金恒和正鑫。为了不打扰病房内其他病患休息养病,同学们静悄悄地分批进入病房。看到突然到来的朋友,小金恒和正鑫有些意外,赶忙坐起身来和大家打招呼,学生们把精心准备的新年礼物送到了他们的手中,并和他们聊天,了解病情、关心学习,同学们和小金恒、正鑫聊得很开心,临走时大家依依不舍,相互拥抱。“好几天他都没这么开心过了,谢谢这么多同学能来看望他。”小金恒的家人说。“看到他们年纪小小就躺在病床上,一定很孤单,以后有机会的话,我一定还会来陪他们玩。”张心璐同学说。“我给他们带来了苹果,希望他们可以平平安安,还送给他们了一个‘微笑娃娃\’,希望他们可以看到这个娃娃就会开心。”张一岳同学说。师生们还来到了儿内科病房,牛奶、水果、文具、书籍……师生们把满满的心意送到了儿内科病房,看望了其他几位正在住院的小患者。
“红烛”的发起人之一,泰安市中心医院副主任薛梅说:“这些患儿,尤其是血液内科的孩子,经常是反复住院,很多节日都是在医院度过的,今天有这么多同学来看望孩子,真是替孩子们开心,也由衷地感谢师生的关怀。”
相关介绍>>>
红烛——乘坐在生命末班车的温暖天使
前来献爱心的师生在看望过住院小患者后,来到了泰安市中心医院血液内科,一起倾听关于“红烛”的故事。
薛梅,在临床工作了20多年,尤其是在血液内科做护士期间,其中最令人痛心的就是儿童患上血液病。统计表明,有四分之一左右的患儿没有治愈的可能,再加上治愈后再复发的患儿,很多孩子来不及长大。在薛梅眼中,这些不幸的孩子就如同坐在生命末班车的天使,即便面对化疗、骨穿、腰穿等难以想象的痛苦,但他们的天真无邪,让他们表现得比成年人更乐观,比同龄人表现得更成熟。薛梅希望能够为孩子做些什么,常常把这些孩子的感人故事分享在自己的博客上。2009年,“英国奶爸”关注到了薛梅的博客。“英国奶爸”来自中国,定居英国,是一位为了照顾脑瘫儿子从商人变成“家庭煮夫”的“奶爸”。他说:“我无力给孩子们治病,但我可以给他们一点温暖。”而他的脑瘫儿子六岁时的圣诞愿望就是:“我希望每天都过圣诞节,所有的小朋友都能收到礼物。”于是薛梅按照“英国奶爸”的意愿,建立了一个专门的账户,并在博客上公布了这件事情。到了2010年4月,随着成员不断增加,薛梅和“英国奶爸”商议给这个小团队正式命名为“红烛”。红烛运营5年来,成员已经达到100余人,共收到捐赠10万余元,关注的孩子达200余人。资金的使用是以孩子的需要为原则,所有的节日都会给住院的孩子送礼物,每年换季的时候给孩子买一两套衣服,如果在医院赶上过生日,就会为孩子买生日蛋糕或者玩具、衣服,给他们过生日。薛梅认为,我们深知他们的未来不容乐观,也就觉得他们的快乐十分可贵,可以说是分秒必争,当医学无能为力时,我们希望非医学的方式能够带给他们更多的欢乐和温暖。
烛光虽弱,却能温暖一间心房;红烛虽小,但越来越多的人为她添油加蜡,则可以永远照亮小患者的世界。
新闻推荐
本报1月6日讯(记者 毕凤玲)今天上午,泰安市召开市直有关部门和单位座谈会,围绕推进全年工业经济发展进行了专题座谈交流。会议邀请部分重点企业负责人参加,并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泰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泰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