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2月3日讯(记者 张振男)今天上午,市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向代表提交关于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5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报告指出,2014年,全市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紧紧围绕“推进富民强市、建设幸福泰安”奋斗目标,坚持稳中求进,推动工作创新,扎实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全市经济社会持续稳步发展。
(一)经济运行处在合理区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3002.2亿元,增长9.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715元、增长8.9%,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2913元、增长11.8%。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7.4亿元,增长11%。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99亿元,增长16%;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88.1亿元,增长12.8%。(二)产业转型升级呈现积极变化。一是服务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全年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1.07个百分点,达到42.74%。实现服务业税收占全部税收的比重为46.1%,服务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53.5%。二是工业转型持续推进。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4%,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2.7%。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创新投入力度,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3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实验室达到6家,新增省级各类创新平台24家。三是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粮食总产281.7万吨,实现“十二连增”。(三)改革开放取得积极进展。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承接国务院和省政府下放行政审批事项94项,取消40项,下放20项。深入推进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加快财政预决算和“三公”经费信息公开。积极推进全国国有林场改革试点、省级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等27项国家级和省级改革试点。对外开放步伐进一步加快,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29.7亿美元,其中出口17.3亿美元、进口12.4亿美元,分别增长19.5%、26.7%和10.8%。(四)重点项目建设卓有成效。122个市级重点建设项目累计完成投资428.6亿元。100个重大前期项目已开工65个,新策划亿元以上项目150个。全市新开工境内招商引资总投资亿元以上项目350个,比上年增加69个。面向知名民营企业招商引资活动取得明显成效,引进亿元以上民企项目122个,合同引资总额2088.3亿元。(五)城乡区域实现协调发展。一是城区建设稳步推进。新华片区、恒大片区、宝盛广场、高铁片区等12大片区加快建设,泰安万达广场、五矿综合体、泰山国际金融中心等项目顺利推进,徂徕山汶河景区开发全面展开,泰城引水入城工程全线贯通。二是统筹城乡一体发展。全市共完成农房集中建设4.7万户、危房改造1.17万户。新改造农村公路907.5公里。三是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明显。全市已建成或在建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发电装机达到450MW。完成造林23.5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9.1%。大力推进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累计建成省级以上生态乡镇58个。四是重大区域政策争取和实施工作顺利推进。(六)社会事业取得明显进步。加大财政资金支持民生力度,协调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全市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达到59%,确保了各项民生政策的全面落实。市政府确定为民要办的10件实事,有9件全面完成。全市新增城镇就业6.2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9万人。社会保险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收缴社会保险费133.7亿元,发放社会保险金114.2亿元;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由每月65元提高到75元,城市月低保、农村年低保、农村五保供养标准分别提高50元、625元和1000元,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标准提高到35元。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全市新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72处、农村幸福院506处,新增养老床位13230张。2014年省下达泰安市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任务超额完成。文化、卫生、体育、计划生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文明城市、平安泰安建设深入推进。
报告说,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经济增长方面,全市生产总值增长8.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9.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2.5%左右,进出口总额增长11%左右,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8%左右。结构优化方面,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进一步提高,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1.3个百分点以上。社会民生方面,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左右,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左右。城镇新增就业5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0.39‰以内。生态建设方面,全面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年度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任务,完成省下达的过剩产能化解任务。
报告指出,2015年要具体抓好七方面的工作:(一)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二)努力扩大有效需求,增强内生发展动力。(三)稳妥推进各项改革,不断激发市场活力。(四)更加注重城乡统筹,提升泰安发展品质。(五)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六)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努力保障改善民生。(七)高质量编制“十三五”规划,以改革和创新的思路谋划好未来五年的发展。
新闻推荐
朱旭光在市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上作法院工作报告 司法为民 公正司法
本报2月4日讯(记者 田鑫)今天下午,在市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上,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朱旭光作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报告认为,2014年,全市法院在市委坚强领导,人大有力监督,政府、政协及...
泰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泰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