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秦承娇
小作坊、小摊点、小饭店(以下简称“三小”食品)是目前食品安全的高危地带,监管难度大。创城期间,市食药监局迎难而上,将难题一一化解,让“三小”食品处于阳光下,处于监管内。
位于泰安一中校北的北新街,是小吃一条街,因为处于学校周边,生意十分红火,却一度存在脏乱、拥堵问题,小餐饮店无一家持证经营。现在的北新街,探出头占道的摊位逐渐回到屋内,小餐饮店的环境也逐步改善。“目前北新街24家小餐饮店已经实现了公示备案。”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介绍,由于北新街小餐饮店面积小、厨房配置简陋,都难以达到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的条件,但对小餐饮店的监管却不能放松,市食药监局探索出台的“备案制”便是为他们量身定做的监管方案。
去年,市食药监局下发《泰城创卫复审小餐饮店小食品店食品摊贩规范和整治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对划定区域的食品摊贩实行备案管理。对在规定区域内经营的餐饮摊贩,根据《山东省提供餐饮服务的食品摊贩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暂行办法》要求,加强监管,对符合要求的实行备案制管理,对不符合要求的责令限期整改,督促其达到备案要求。备案同时规范其经营活动,实施“五项标准”管理,即亮证经营、安全承诺、单据留存、原料公示、加工清洁。“小餐饮店要持有食品经营实名备案证,从业人员须持有健康证,食品摊贩经营负责人要签订《食品摊贩食品安全承诺书》,‘两证一书\’需悬挂在经营场所醒目位置。”工作人员解释。
在整治“小餐饮店、小食品店”工作中,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着力打造小餐饮示范街道。“我们将泰城10个街道、乡镇划分为7大片区。针对市食药监局主要承担的督导职责,实行包片负责制,分7个督导组,由分管领导带队督导。每个督导组均将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工作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至少拿出一半的工作时间开展督导检查工作,力求把迎审工作抓细、抓实、抓好。”工作人员介绍,目前,泰安市已经打造出4条示范街道。
为加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和规范工作,巩固创卫成果,实现管控有力、规范有序的目标,针对餐饮单位点多面广、基础差、易反弹的特点,市食药监局探索制定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长效机制明确了普通餐饮单位和餐饮摊贩的工作标准,各级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为监管主体在监督管理中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同时,建立考核机制、责任追究机制、社会监督机制等,对餐饮服务单位和监管责任单位及相关人员进行严格考核。“餐饮服务单位不合格的可以曝光、可以取缔,监管责任单位及相关人员不合格的,可以取消年度评先树优资格,将小餐饮整治从突击转变为常态,监管从见效快转变为见效久。”市食药监局分管负责人表示。
市食药监局抓住机遇,按照“规范提升一批、突击改造一批、限期治理一批”的工作思路,规范“三小”食品经营单位8600多家,升级4000多家,取缔400多家。泰城“三小”食品单位持证率由原来不足40%提升到97%,持证管理和制度建设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新闻推荐
本报3月8日讯(通讯员 刘魁 丁伟)3月4日,泰安中医二院,徐家楼街道办事处负责同志将3000元救助金送到因意外事故住院的宅子村村民孙兆忠手中。孙兆忠的妻子12年前意外失去左手,不幸的遭...
泰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泰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