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韩波
“麻烦给X号宝贝XX投一票”“这是我朋友的孩子,麻烦投一票”“X号是同事家的娃,投一票,谢谢”“考验友情的时候到了,投X号一票”……你有没有在朋友圈中被“考验”过友情?最近,很多网友吐槽,朋友圈被各种最萌宝贝、最佳员工、最美护士、最美歌声等拉票活动刷屏,朋友圈俨然变成了一个拉票场。
记者调查发现,友情绑架式的朋友圈投票多与儿童、评选等各色商业活动有关,多数投票前都需先关注一个公众账号,而“多年老同学,不投票不合适”“都是同事,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不投票再见面时多尴尬”等原因,使很多人即使觉得对方如此考验友情是在“拉仇恨”,也不得不点开页面被动接受“拉票”。
萌娃评比 妈妈连发一周朋友圈拉票
“萌娃评比的最后一天,请各位亲再投宝贵的一票,谢谢。”上周,泰安的网友小王一点开微信,就看到一个又一个拉票的信息,这让小王感到非常郁闷,这一周,她的这个朋友每天都群发拉票帖,朋友圈里充斥着与萌娃评比相关的内容。
小王说,朋友的孩子才5岁,胜者可以获得某家婴幼儿用品公司提供的免费韩国5日游。因为是好朋友,自己在朋友圈还特意转发了一下。“她还专门建了一个拉票群,里面全是不认识的,有100多个人。”刚开始,小王还会看看评比内容,后来感到越来越厌烦。
面对亲朋好友的拉票,有网友选择投票,但每天四五个拉票活动,还要不断关注新的公众号,确实让人厌烦。也有网友选择不投,但又担心亲戚或朋友有想法,认为自己不近人情,连这点小事都不肯帮忙,真是左右为难。
用投票考验友情 朋友圈里的友情变了味
记者了解到,目前不少培训班、摄影机构以及各类比赛等与儿童相关的活动,都采用了朋友圈投票、集赞等方式,投票数量决定名次。记者在朋友圈看到,一家儿童摄影店正在进行照片的投票评比活动,每位选手的照片后都有投票按钮,但如果要投票还需要关注其微信公众号。由商家赞助的比赛,关注商家微信,借点赞或投票拉动人气。“投票就是看在朋友的面子上,并不是照片真的很美或者作品很优秀,真不知道这种网络投票的意义何在?也许只是商家吸粉的一个噱头。”网友李先生分析说。
采访中,不少市民都遇到过此类情况,“相对于仅仅拉票的,还好一些,有些投票需要先加关注或者注册,顺利情况下投一次票几分钟,网络情况糟糕时得操作几十分钟。”很多人表示,为了节约时间,经常连内容都不看就投票了,事实上就是因为朋友的面子而投票,对这种绑架式的微信投票既反感又无奈。
李先生说,最让人反感的是,有的人在拉票时还会加上一句:考验友情的时候到了;或者在拉票前先在群里扔一个红包,拆开不过几分、几角钱,然后说是有奖投票、幸运点赞,就像真的互不相欠似的。而这种形式的考验友情让李先生感觉很不爽,在群里发红包求选票更让他感觉朋友圈里的友情变了味。
网络投票催生刷票 “只要给钱就让你成票王”
微信拉票,自然催生了新的财路。有的网络商家打出赤裸裸的广告语:“只要给钱,就让你成为票王。”
据知情人士介绍,微信刷票收费一般以100票起步,每条1角——5角不等,如果刷得多,还可以和商家讨价还价。不关注公众号直接点击投票最便宜,每票2角以下;关注后进入页面投票的5角;需要输验证码或者手机验证的最贵,每票8角。一名从事刷票工作的卖家说,一个月订单多的时候能达到100万票,少的时候也有20万——30万票。
一家互联网广告服务公司的工作人员说,他们公司有很多的QQ群,每个群都有上百号人,有什么投票服务,只要把链接发在群里,大家就可以去投票。因为IP地址不同,而且票数增加的方式是自然递增。这样投票的好处是可以让主办方查不出来,不会被怀疑是在恶意刷票,但是操作成本会比较高。
此外,还有一种拉票方式是使用投票软件,就是网友口中的刷票神器,软件可以随便变换IP、验证码进行注册账号开始投票,这种投票方式与人工投票相比成本会低一些,但也容易被监测出作弊。“一旦被查出作弊,参选者就会被取消资格,所以大多数人宁可多花点钱选择人工投票。”一名从事刷票工作的卖家说。
实质:低成本“圈人”手段
有统计显示,要想获得一个为期半月的萌宝投票大赛的一等奖,大约需要投到1万票以上。假定一个人的朋友圈有200个好友,一个人平均投50票。时间只有15天,一个人怎么能投出50票呢?
网络营销专家说,这就是最典型的微信营销模式。举例来说,当你将投票链接发到朋友圈,你让你的朋友投票并转发。如果有营销高手将链接标题做得足够吸引人,点击的人群也将不可估量。主办方以很小的代价,将家长的兴趣勾引起来。一旦用户参与进来,很多时候不仅仅是为了奖品,更多的是一种虚荣心和自我满足感,主办方利用了用户的这种心理,将活动很快病毒式地扩散开来,以达到经济效益和人气的聚集。
一家广告策划公司人士坦言,目前,广告、策划类公司的确热衷于利用微信“招揽”大家投票,不仅成本很低,而且效果不错。“尤其母婴产品、婴幼儿产品的推广,用微信投票的形式效果很好。”
各种推销、感染病毒、隐私泄露 后续问题不断
业内人士表示,要求关注公众号是为了吸粉,而留下姓名和手机号码却是“别有用心”。主办方通常是为了以后公司有相关的营销活动,可以掌握相应资源,准确定位投放。当然,不排除内部人员泄密外售或一些不正规的主办方拿来从事其他活动。比如,用户可能会接到卖保险、卖房产、搞装修等推销骚扰电话或短信。
此外,还有很多以拉票为名义的“毒链接”,点击后发生“手机死机”“个人信息泄露”和“有假冒银行提示账户异常短信”等现象。警方提醒,有些“拉票”链接含木马病毒,能随时窃取受害人手机上的银行、支付宝等账号密码。
再者,以最萌宝贝活动为例,父母在微信圈为孩子拉票,也间接地公开了孩子的个人情况,孩子的个人隐私一旦泄露,可能会被不法分子利用。所以,提醒疯狂为孩子拉票的家长们:“长点心吧”。
新闻推荐
本报4月7日讯(特约记者 付刚 通讯员 张松)6日,记者在山东泰安康平纳有限公司看到,来自机械科学研究总院的科技研发团队紧张忙碌,他们正向新的自动化染色装备发起科研攻关。 据介绍,这...
泰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泰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