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陶园园
迎着供给侧改革的春风,岱岳乡村旅游交出了别开生面的答卷。“泰山人家”觅乡愁,“敢当故里”品温泉,“部落村”里玩穿越,“新天街”上看演出,“天乐城”内亲水游……近年来,岱岳区依托高标准规划、差异化发展、多元化营销,打响了“泰山观光 岱岳休闲”旅游品牌,乡村旅游迅速蓬勃发展。2015年接待游客1120万人次、旅游收入12.48亿元。
经历了一系列的探索,岱岳区乡村旅游在供给侧改革中补齐了短板,新一轮的岱岳乡村美景,正徐徐展开。
“一村一品”
破解“同质化”发展难题
在岱岳区良庄镇,有两家相距不远的农场。青青农场是一处集采摘观光、蔬菜直供、体验式农业为一体的现代生态农场。而相距青青农场不远的德莱美庄园则以草莓采摘为主,目前已建成泰安市规模最大的草莓采摘基地,日接待能力近千人左右。虽然是岱岳区良庄镇两家相距不远的农场,同是发展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但两家庄园因定位清晰、准确,“一村一品”,避免了“同质化”“同室操戈”。
为从根本上提升乡村游品质,岱岳区委托山东省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了《岱岳区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以此为蓝图,始终做到执行规划不走样,努力打造高品质的乡村旅游产品。
立足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优势,深入挖掘乡村旅游资源,按照“分步实施、面上发动、以点带面、打造样板”的思路,对全区23个村进行了重点策划。其中,徂徕镇郑家庄、黄前镇孟家庄、道朗镇二奇楼及里峪等4个村进行深度规划,逐步推进乡村旅游发展。整合资源优势,重点推进泰山沙湖、泰山慢谷·长寿龙湾、大陡山村、里峪村、盛世仁和自驾车营地等规划设计。
环境整治
助推“乡村游”华丽转身
环境资源是“乡村游”主体。再好的风景如果在脏乱差环境中,也会让游客对景区印象打折扣。近年来,岱岳乡村旅游由单一的依托景区到依靠自身质量求生存,让乡村游充满魅力。 (下转02版)
新闻推荐
本报5月8日讯(记者 朱新宇)今天上午,山东省暨泰安市全民健身月启动仪式、山东省第六届全民健身运动会万人登山主会场暨全国户外登山徒步走活动在泰山桃花峪景区举行,共有21支代表队...
泰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泰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