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7月19日讯(通讯员 刘庆伟)1—6月份,全市法院共新收各类案件29442件,结案27150件,案件结收比达92.22%,同比上升10.5个百分点,存案数量同比下降1501件,为推进平安泰安、法治泰安、幸福泰安建设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
促进纠纷多元化解。市中院将加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建设作为有效分流案件、缓解案多人少矛盾的有力举措。该院于3月30日在东平召开全市法院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建设工作推进会,总结推广东平法院积极构建“二三四”多元化解纠纷工作格局经验做法。加强诉讼辅导和诉调对接,积极引导当事人算好诉讼风险“五笔账”,全市两级法院和27处人民法庭全部设立诉调对接中心,完成了“四室”建设,促进了矛盾纠纷的梯次过滤和分流解决。
推进案件繁简分流。市中院提高简易程序适用率,加强小额诉讼程序适用,积极推行速裁、要素式庭审方式和固定庭审模板、固定裁判文书模板等做法,快速处理简单案件和类型化案件,努力实现“简案快审、繁案精审”。上半年全市法院简易程序适用率达68.55%,同比上升27.32个百分点。建立二审审前调解机制,前移解纷关口,简化解纷方式,提升解纷质效,上半年通过该机制化解案件121件。
加大强制执行力度。市中院强化执行威慑,上半年发布4564名失信被执行人信息,拘留拘传被执行人644人次,移送公安机关刑事审查25人次。推进执行工作信息化,通过建立“点对点”“总对总”查控系统,实现信息查询共享、账户冻结划扣等工作网上即时办理,共查询财产信息2万余件次,执结案件3000余件。加大专项执行工作力度,继续深入开展涉民生案件、涉公权力案件专项执行活动,加大涉农信社案件专项执行力度,执结案件2099件,助力农信社改制。
优化审判资源配置。市中院指导基层法院建立“1+1+N”的新型审判团队,推广法官工作室,积极探索审判权组织和运行方式。建立专业法官会议,为法官办案提供指导意见和咨询建议,帮助提高案件质效,同时有效减少提交审委会研究案件数量。上半年中院审委会研究案件数量同比下降55.32%。实行综合部门法官参与办案等制度,将司法资源向审执一线倾斜,全力保障执法办案。
持续改进司法作风。市中院进一步完善便民利民各项措施,升级改造诉讼服务中心,投资700万元改造完成了大审判科技法庭,加装了无障碍电梯,群众诉讼更加便利。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作风建设年”活动,深入践行“四心工作法”,坚决整治“六难三案”,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以良好的作风促进公正司法、高效办案。
新闻推荐
2016年7月20日在《泰安日报》第8版“泰安市市级党政机关公车改革取消车辆拍卖公告”,车辆拍卖不含号牌。 泰安拍卖行有限公司 2016年7月22日...
泰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泰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