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7月8日讯(记者 毕凤玲)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困扰中小企业的主要问题。近日,市财政局政府采购管理办公室与泰安银行携手搭建了泰安市第一个以政府采购合同为依托的中小企业融资平台,迈出了政府采购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一步。截至目前,已通过该平台累计完成合同融资8笔,融资额900万元,成为支持地方财源建设新的“助推器”。
政府采购合同融资是指在政府采购活动中中标(成交)的中小企业供应商,凭借政府采购合同向金融机构申请信用贷款的业务,具有周期短、额度低、风险小等特点。
据介绍,按照一般企业贷款程序办理,面对繁杂的手续、冗长的周期,仍会使中小企业望而却步,导致政策落地难,失去政策本意。经反复磋商,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泰安银行为政府采购合同融资开发了专门的信贷产品,建立了合同融资“绿色通道”,大大缩短了资信审查和放款周期。对于融资额300万元以下的合同融资,在资料齐全的情况下,一般1周内即可完成放款。
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核心在于高风险评级所带来的高利率、低抵押率、高担保要求所形成的高成本,这对于处于创业起步期,资本实力相对较弱的中小企业形成了较高的门槛。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泰安银行明确采用财政直接支付方式的合同融资利率不得超过同期基准利率的125%,对于优质企业,还可以根据信誉度、贡献度等指标给予更多的优惠浮动,将1年期融资利率控制在5.5%以下,远低于一般企业平均融资利率。
同时,进一步降低担保要求,对于年内在政府采购活动中中标(成交)2次以上,履约情况良好的企业,或者首次中标,经营年限5年(含)以上,信用良好的借款企业,原则上都可采用信用担保方式,无须提供固定资产质押或融资担保,进一步降低中小企业融资准入门槛和融资成本。
市政府按照“财政引导、金融机构主导、市场化运作、互利共赢”的基本原则,在不干预具体融资业务运行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为融资平台提供全方位服务。专门印发了《关于协助推进政府采购合同融资业务的函》,督促单位协助办理政府采购合同收款账号变更等具体事宜,并切实履行好项目验收和资金支付职能,提高融资资金运转效率。在“政府采购电子化监管平台”中,为金融机构专门开辟了采购信息查询通道,提高了对项目预算、合同信息的审查效率和准确性。
新闻推荐
本报7月11日讯(记者 徐文莉)近日,泰安一中2016年新入职高层次人才培训班开班,今年新招收的100名教师参加培训,新教师将在今秋新学期全部充实到教学一线。 7月2日—7月8日,泰安一中通过...
泰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泰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