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伟
一项最新调查数据显示,在我国成年人中,下肢静脉曲张的发病率在10%—20%之间。虽然发病率高,但患者的主动就诊率却很低,不足30%。很多患者就诊时,腿部已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尤其以静脉炎、“老烂腿”最为常见。
并发症风险高,老年人要警惕
近日,记者在泰安建工医院二楼静脉曲张科发现,前来就诊的患者多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并且以女性居多。“在我国,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主动就诊率低已成为一种常态。”有着30多年治疗经验的周围血管病专家黄岗告诉记者,由于下肢静脉曲张的“隐藏性”,很多患者误认为不会引发大问题,往往不主动治疗或拖延治疗,给身心健康带来很大危害。“青筋凸起看似很平常,实则潜藏很大危害。”黄岗指出,随着病情发展,患者会出现小腿酸胀麻木、易抽筋、腿脚不听使唤等早期症状,有些患者尤其是中老年人会经常觉得脚冷,并且是早上轻、晚上重。
黄岗指出,若拖延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会逐步导致腿部静脉血液淤积,由于淤积的静脉血含氧低、营养成分少,就致使患者腿部皮肤出现色素沉着,这也是为什么很多静脉曲张患者腿部变黑(俗称“黑腿”)的原因。除“黑腿”外,下肢静脉曲张还会引起静脉炎、湿疹、“老烂腿”(严重溃疡)等并发症。
治疗已进入非手术时代
久站久坐者、肥胖者、中老年人以及孕妇是下肢静脉曲张的高发人群,“下肢静脉曲张属于渐进性疾病,即需要长时间的积累,这也是为什么中老年患者多的原因。”黄岗告诉记者,现如今,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已进入非手术时代,最具代表性的治疗方式就是“静脉溶栓术”,即通过静脉注射方式改善患者病情,直至症状消除。
如何预防下肢静脉曲张呢?对此,黄岗主任建议,首先要尽可能避免久站久坐,最好每隔半小时就走动几步,或做做下肢运动;站立时,可双腿交替活动,避免肌肉长时间紧张。
新闻推荐
本报3月7日讯(通讯员金利民郭文杰)家住更新片区的李先生,最近多了个新习惯,没事就喜欢到社区后面的一大片空地上,走走看看,原来他听说这里就是建一所新学校——龙潭路学校。据悉,龙潭路学校将按九年一贯...
泰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泰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