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城市管理局指挥调度中心工作人员在路边设置温馨提示牌。通讯员供图
□通讯员 李秀兰
过去,对于井盖丢失、地面塌陷、电缆脱落、管道破裂、污水外溢等较为严重的城市管理问题,维修人员一般简单立起树枝、摆放警示锥等警示过往市民。这样的做法不但不美观、不够醒目,而且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为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各类案件的处置效率,加快推进各责任单位处理进程,按照市城市管理局党组的要求,市城市管理局指挥调度中心坚持服务为民,创新思路,完善了原有的《警示标志设置规范》,推广使用了“便民服务温馨提示牌”,温馨提示了过往行人,有效地减少了存在安全隐患的城市管理案件给市民带来的不便,也更加及时高效地监督和督促各责任单位快速解决城市管理问题,共同维护泰城市容市貌。
今年以来,市城市管理局指挥调度中心通过信息员“城管通”采集上报,市民参与“随手拍”软件、便民服务卡联系电话等途径,共受理井盖严重破损、道路坑洞塌陷、电线电缆脱落等案件6862件,平均一天约有12个“问题井盖”等突发的城市管理案件,这给行人和车辆出行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同时影响了市容市貌。为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办事效率和质量,中心拓宽了服务渠道,在出现“问题井盖”等存在安全隐患的城市管理案件现场放置便民服务温馨提示牌,杜绝在修复期间出现安全问题的同时,方便市民共同监督,切实解决泰城市民身边事。
在城市管理日常监管工作中,市城市管理局指挥调度中心在发现各类问题的同时,不断强化服务意识,把解决问题作为工作重点,主动提高协调解决问题的能力,确保各类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和处置。信息员在巡查过程中发现路面塌陷、污水外溢、井盖缺失等危害市民出行安全的城市管理问题时,及时通过“城管通”软件上报中心平台,中心派专人快速赶往现场,协调责任单位进行处置的同时,设置温馨提示牌。为拓宽服务渠道,中心通过温馨提示牌向市民告知问题处置情况、联系电话、中心二维码等信息,让广大市民共同监督城市管理案件的处置情况,大大提高案件的处置效率,也拉近了市民与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的距离。
新闻推荐
泰安市破解企业融资“痛点”,向5家企业投放12.8亿元重点企业财源建设基金 扶持“潜力股” 不撒芝麻盐
本报1月15日讯(最泰安全媒体记者张隆德)为响应中央和省、市对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新要求,补齐泰安市大个头企业数量少、实力弱...
泰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泰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