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粥店街道严格按照“工作落实年”和勇做新时代泰山“挑山工”的部署要求,坚持“优质、高效、安全、满意”的目标定位,认真落实“放管服”和“一次办好”改革要求,完善措施、优化服务、提升水平,努力做好“4H”(标准化、便捷化、信息化、规范化),擦亮“4S”(随时办、随地办、随事办、随心办),倾心打造群众满意的人社服务品牌。
据了解,粥店街道是省级创业型街道,内辖省级“四型”社区8个、省级就业型社区1个。参保企业356家,参保职工1.26万人,其中灵活就业缴费人员约计5100人,2019年完成各项社会保险征缴6782.16万元。
服务平台标准化。建好基层平台是做好人社工作的基础,粥店街道积极推进“放管服”改革,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强化软硬件建设,做到了平台建设“五统一”:统一设备配置,高标准配置办公服务、资料存放、自助查询、信息网络等设备;统一人员配备,根据辖区人口数量,超额配备12名业务骨干;统一窗口设置,开设分类综合服务窗口5个;统一业务流程,所有服务事项,逐项编制办事指南,明确服务对象、办事依据、基本流程、办理时限、咨询渠道等内容并向办事群众公开;统一服务标识,所有窗口柜台、宣传版面统一使用“岱岳人社”logo标识,树立起岱岳人社形象品牌。
服务事项便捷化。粥店街道全面承接区级委托下放21项放权事项,做到“三个全面”“一个全覆盖”,实现就近办、多点办、快速办。驻地企业社会保险纳入街道统一管理,全面促缴;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登记、权益查询、基数申报、缴费实施、退休申报、待遇审核、领取资格认证由街道全面代办;劳动监察、劳动争议案件由街道优先全面调解。尤其是在街道实现了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一站通办。同时,落实区人社局“镇街带村居、村居托全盘”的工作要求,以街道综合服务大厅为中心,向37处村居延伸服务,并在粥店、光彩、堰北等流动人员较多的社区配备了人社多功能服务终端,做到了“服务站点、经办业务、服务网络”村居全覆盖,全面打通了辖区内人社服务“10分钟便民服务圈”,让广大群众在“家门口”享受高效便捷的人社服务。目前37处村居人社服务站设有专兼职协理员58人,实现了居民参保登记、权益查询、保费缴纳、待遇领取、领取资格认证、求职登记、技能培训、政策服务“八个”不出村。
服务终端信息化。粥店街道跟进时代发展,配齐配强各种智能设备,构建起以“电脑端+自助服务终端+移动终端App”等为“无形窗口”,以区、街道、村居人社服务窗口为“有形窗口”的“三端三平台”服务体系,线上线下融合,推进实现人社业务网上可办率100%。目前,粥店街道配备自助服务终端设备6台、所有村居全部开通微信公众号。通过积极引导,现在平均每天在网上办理业务的数量达到100件以上,并呈现出逐步增多的趋势,让办事群众足不出户办人社业务,享受“全天候”“零跑腿”的便捷服务。
服务全程规范化。结合创业服务质效提升行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粥店街道不断强化行风建设,突出“五个抓手”,做到“五心”服务(真心、热心、细心、耐心、尽心)。抓技能提升,以标准化业务流程为基础,大力开展集中培训、场景模拟等业务技能练兵比武活动,以比促练、以比促用、以用促进,推进练兵比武与日常工作的深度融合。抓工作规范,以“七个必须、七个禁止”“365”服务言行规范为要求,严格落实服务标准和纪律规定,用心服务、真情服务、微笑服务。全面推行人社窗口“543”服务(“五制”“四公开” “三亮明”,提高工作实效水平。抓政策宣传,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大力开展精细化政策宣传服务,利用电视专栏、动漫画、微信推送、中国移动云MAS集团短信业务等多渠道、广覆盖推送,强力推进人社政策落实落地。抓服务创新,积极推进“流程再造”,创新实施分类综合柜员制,在服务窗口设置社保综合、就业综合、劳动关系综合3个综合柜台,实现人社就近业务“一窗办理”“一站办结”。抓质效考评,以群众满意为标准,通过社会调查、服务评价、问卷测评、设置群众意见箱、电话随访等方式,接受群众监督。推行领导带队巡查、每月例会通报制度,不断提升服务质效。
“4H”“4S”的服务水准为粥店街道经济社会事业突飞猛进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2018年,全年地方财政收入突破10亿元大关,位列全市88个镇街之首,今年1—9月,已完成9.5亿元。粥店人社所也被评为“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省级3A先进单位”。
□通讯员 刘传录 张燕
新闻推荐
□记者曹儒峰通讯员陈丽娜报道本报泰安讯近日,泰安市慈善医疗救助金发放仪式举行。泰安市慈善总会从募集的善款中拿出...
泰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泰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