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5月27日讯(记者 王玉)“俺家有四亩来地儿,孩子们都出去打工了。原先,播种、浇水、喷药、收割这些农活全都是俺老两口自己在那儿忙活,稍微不上心,产量就下来了,身体一不舒服,就更耽误事。现在把土地交给供销社进行管理,种地轻松多了,收益也有了保障”。宁阳县伏山镇苏楼村的村民苏大爷看着自家被精心管理、长势良好的麦田,一个劲儿地直夸土地托管解决了农民生产的大问题。
苏大爷所说的土地托管是今年市供销社实施的务实举措。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针对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力进城务工,“谁来种地、怎么种地”这一矛盾日益突出,供销社有效开展土地托管服务,着力破解土地撂荒难题。所谓土地托管,就是把分散经营的农民组织起来,最大限度整合土地资源,走集约化、规模化的道路,减少劳动投入,提高农业生产力,提升综合效益。在土地托管中,主要采取“菜单式”服务模式,由供销社在良种繁推、耕种、浇水、打药、收割、储存、加工、销售等关键环节提供社会化服务。前期不用缴纳任何费用,到收获时,能收到不错的经济效益,实行土地托管,改变了以往零散种植以及化肥、种子单独零买的局面,由供销社统一购买的化肥、种子,价格也比市场低很多。在实际托管服务中,供销社联合村“两委”集中土地,组建农机作业服务队,直接进行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的田间生产管理。规模化的生产管理有效降低了种植成本,间接增加了农民收入。规范化的生产操作解决了一家一户分散种植成本高、劳动强度大、种植效果参差不齐的问题,提高了粮食产量。
土地托管的规模化经营、机械化作业解放了大批劳动力,使参与的农民有时间和精力开展其他工作,从而实现“离乡不丢地、不种有收益”的理想状态,解决了农民外出务工与家庭承包经营之间的矛盾。自实行土地托管、规模化服务以来,供销社托管服务的土地面积达到20万亩以上,土地托管服务区农作物的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配方施肥及直供直施率、病虫害统防统治率达40%以上,助农增收成效明显,小麦、玉米亩均增收节支120元。
新闻推荐
本报6月13日讯(记者 田鑫)12日上午,市政协副主席任先德带领调研组赴宁阳县、岱岳区就城镇化开发建设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进行实地调研。 调研组在实地察看了宁阳磁窑镇西瓷古窑址、...
宁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宁阳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