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有舞跳,每周有课上,每季有赛事,每年一届社区节……这是宁阳县鹤山乡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部分写照。这里的新型农村社区,为农民提供了“从摇篮到拐棍”终身学习的条件。
从建设伊始,鹤山乡农村社区的全民教育功能就被通盘考虑。社区文化、社区建设、社区经济、社区党建、社区管理五位一体,得到统筹推进。有了建立在社区之上的硬件设施和师资平台,农民得以在家门口参与丰富的文教、体育活动,接受高质量的全民教育。
课堂就在家门口
“从4月19日到12月1日,我们的‘相约周末\’已经办了69期,每周举办的活动远不止一期。”鹤山乡社区教育中心副校长杨甲勇,拿出一份课堂配档表说。“相约周末”是鹤山乡的品牌全民教育活动,全乡农民每个周末可在社区教育中心上课。课程中,有缝纫技法、家政技能培训,有健康知识讲座,有家庭教育讲座,还有各类文体演出。
杨甲勇说,社区教育中心的前身是乡成教中心,其服务对象也扩展到包括未成年人在内的全体居民。以这里办的绘画班为例,每学期的学费只有360元,仅够支付外聘老师的讲课费。据了解,县城里开办同样的培训班,收费超过了千元。在全乡三个大型社区,也配建有教室、技能实训室,有针对性地面向社区居民开展培训。
鹤山乡的全面教育课堂不局限在教室内,登山、游泳等体育项目在全乡山山水水间开展,篮球、门球、广场舞等体育活动的场地也全天候向农民开放。
为农民找老师
鹤山乡这些社区从建设之始,就带有振兴农村文化教育的基因。在这个出发点下,政府统筹县乡资源,根据农民需求,为农民找老师,为各部门的培训项目找到对路的教育对象。
今年年初,乡社区教育中心给乡卫生院安排了5堂健康主题的“相约周末”课程。卫生院根据临床经验,针对一些农民容易理解,防治较为简单的病害,请来相关专家;各社区、行政村根据主题,寻找合适的受众。乡卫生院院长孙义森说:“健康教育是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的一项,是卫生院的本职工作。但如果没有‘相约周末\’这样的平台,对农民宣传的效果不会这么好。”无论是劳动部门安排的电工、家政培训,还是企业想做的缝纫技能培训,都能在大课堂上找到合适的受众。
乡里的宁阳十二中投资300多万元建的塑胶跑道、草坪足球场等体育设施最近竣工了,刚投入使用,乡政府决定周末、寒暑假以及每天的17点-19点,向附近居民开放跑道、篮球场等体育设施,实现了体育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
获得了学习能力
乡驻地的中心商场总经理王培军,今年11月6日参加了乡里的创业培训。“我本来打算明年春节后再装修,但一直犹犹豫豫。这堂课给我很多启发,让我坚定了决心,11月10日我就动工开始改造商场布局。”王培军说。一整天的课,让王培军迅速做出了这个40万元投资的决定。下一步,他根据学习内容,还要在乡里发展网购,为乡亲们配送商品。一位在汶上务工的农民,不仅请假上课,拿到了电工的初级职业资格证书,还提前报名参加下一期中级的培训。
农民所学到的,不仅限于知识,还有学习的能力。去年春天,汪泉屯村办了一个创业夜校,主要由蔬菜种植户交流种植、销售经验。“一般是每月15号举办,偶尔请一些专家来,学员少则30多人,多则50多人。”村支书杨兴国介绍说。在这个夜校,白莲藕种植户们通过网络视频、外出参观等方式,学会了一种省工的新技术,将濒临消失的10亩藕塘,恢复到了50亩,亩产也从2000斤增长到5000斤。原先藏着掖着的菜农们,如今不仅相互学,而且对外学,学习风气蔚然成风。
“建社区教育中心投资了925万元,每年的活动经费也有二三十万元。这块费用,乡里从来不卡。一个孩子养成爱学习、爱锻炼的好习惯,他这一辈子都丢不开这个好习惯;一个成年人热爱学习,他周围的亲朋好友也会受此影响,这是一笔很划算的人力资源投资。”鹤山乡党委书记纪维建说。
新闻推荐
农村大众报宁阳讯(通讯员赵海英)在中小学校,如何把女生工作做好,把特别的爱送给特别的她?笔者在宁阳县鹤山乡欣喜地了解到,近日,在这个乡召开的党委会上,有9名女同志被任命为全乡中小学校...
宁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宁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